四川日报报业集团自2021年启动建设四川国际传播中心以来,积极探索出构建国内国际双赛道双循环双驱动大传播模式的发展路径,努力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

构建“国内国际联动”的大传播模式

一是整合优势传播渠道。整合四川国际传播中心与看四川杂志社成立新的四川国际传播中心,整合集团各媒体的国内国际传播渠道形成四川国际传播矩阵。目前已建成3个国际传播网站、近百个海外社交媒体账号、1个国际传播技术平台、1个国际传播小程序、2份国际传播期刊,覆盖海外用户超2000万,海外传播量超50亿,全球影响力持续增长。

二是聚合优势内容资源。四川国传中心稳步接入集团全媒体系和平台,依托集团媒体选题产品挖掘国际传播内容,实现国内国际内容双循环生产传播。比如2024年4月,携手四川日报新媒体推出旅韩大熊猫“福宝”回国直播,顶峰时有20万+韩国网友同时在直播间刷屏留言,拉动海外账号直接涨粉超50万。

三是联合优势人才团队。联合集团内外人才,实现国内传播与国外传播两支团队的“双驱动”。集团建立国际传播联席会议机制,牵引集团内川观新闻、封面新闻、藏地阳光全媒体、四川文传等7家相关单位超过120人的专业人才队伍投入国际传播领域。

创新“国内国际一体”的大传播机制

一是以大型策划为抓手。在大型新闻策划中充分兼顾国际传播元素,以一体生产、多次传播实现传播效能最大化。2023年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前夕,集团调查记者与双语记者联合出击,推出《丝路花正开——“一带一路”十周年全球调研行》系列报道,全网传播超1.3亿。

二是以拳头产品为核心。以“移动化、视频化、社交化”为主攻方向打造重磅产品。2023年6月,上线“灵感中国Inspiration”国际传播品牌栏目,打造国际传播旗舰级视频平台矩阵。产品获美联社等400余家主流媒体转发,总曝光量超51亿。

三是以创新机制为牵引。以“灵感中国Inspiration”为样板,整合核心资源优势,以内宣赋能外宣,构建“一个品牌、多点生产”联动运行模式。集团总编辑牵头负责,跨单位组建工作专班,国内外新媒体记者编辑共同组成制作运营团队。设立选题策划会、拉片培训会等机制,形成标准化作业流程。

四是以先进技术为支撑。自建核心技术团队、自研拳头技术产品。依托全媒体技术与传播认知实验室,加快建设以智能算法为核心的“纵目云”国际传播智能技术平台,积极探索符合国际传播规律的AIGC应用场景。

开展“国内国际有别”的大传播叙事

一是坚持用户思维。主动适应对象国文化传统与思维方式,一国一策、一地一策。四川国传中心坚持“地域上向南向西,领域上主打文化和发展,场域上移动优先、在地运营”战略,锁定年轻态群体精准打造产品。2023年联动出海手游《原神》推出文化报道产品,海外流量超3亿,全网曝光量超10亿。

二是坚持差异表达。使用去宣传化柔性表达,实现“议题共振”与“话语共情”。持续发掘三星堆、大熊猫等外宣名片潜力,以网游、网文及涂鸦、非遗等“亚文化”“酷文化”元素激发海外Z世代共鸣。

三是坚持故事引领。舆论斗争拼的就是讲故事,要以丰富细节、真实想法和真挚情感讲述发展故事。纪录片《与国家公园同行——野牦牛》被超百家外媒刊播,获2023“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国际大赛特等奖。

四是坚持开放生产。以“他者叙事”提升感染力,积极引入外籍员工,加快构建外籍传播官队伍,对外形成常态化内容合作机制。目前四川国传中心已聚合740余名海外大V、近百名国际拍客。中心推出的“Call Your Panda”全球社交联动活动吸引百万海外网友及相关机构参与,全网传播量破亿。(作者李鹏系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