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平台抓产业|

以创新平台为“新引擎”,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在平台建设、科技创新、科研成果产出与孵化上“硕果累累”,成为高校创新资源在川汇聚的“桥头堡”。

文/《四川党的建设》全媒体记者    余娜

8月24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接收申请项目评审结果,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获1项面上项目、1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目前,研究院作为依托单位获批基金项目数量累计达到10项。

创新潮涌,源于一场省校合作的“双向奔赴”行动。位于四川天府新区兴隆湖畔的研究院,是四川省校战略合作落地的首个科研机构。成立8年来,研究院科创动能不断释放、科技成果加速转化,在储能、特高压等关键技术和产品领域实现诸多突破。

清华大学科研成果在四川能投所属华海清科转化的全新一代12英寸超精密晶圆减薄机量产机台。

供图/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落地四川

构筑人才集聚平台

前不久,研究院传来好消息,该院耗时两年研发的“多场景‘光伏+’智能规划系统”,刚上线就入选了《成都市绿色低碳先进技术工艺2024年入库及奖补名录》。

“我们希望这套系统能服务于光伏的建设者,快速去评估资源条件和项目方案,来帮助他们节省项目开发成本。”研究院能源消费智能化研究所所长高浪说,他所在的团队共有11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其中近一半的人来自省外,“选择来这里干事创业,大家都有着同样的理由,因为这里既有满满的烟火气,又有浓厚的科研氛围。”

研究院能源电力系统数字孪生研究所所长助理于智同也有同感:“四川的创新创业氛围以及对人才的支持力度,让我们在这里工作无后顾之忧。”

2014年8月,四川省委、省政府与清华大学签署省校战略合作协议。2016年3月,研究院落地四川,目标瞄准为能源互联网领域打造人才汇聚平台、科技创新中心、产业发展高地。

同年,即将从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的于智同受邀来蓉参观。“第一次到天府新区,我就深深地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蓬勃朝气。白天工地上热火朝天,马路上熙熙攘攘,夜晚办公楼里灯火通明,我看到的是一座发展中的、年轻的、奋斗的城市。”于智同说,那次,他便被眼前的环境所吸引,决定来成都干事创业。

2017年毕业后,于智同来到研究院工作,并同步“挖”来一位清华同窗,从事电力系统数字仿真领域研究工作。在研究院的孵化下,于智同的团队迅速成长,从原来的4人发展到如今40多人。

“四川的清洁能源资源优势以及清华大学学科技术背景,让研究院成为人才干事创业的重要平台,自然就能吸引各类优秀人才。”研究院副院长刘婉华道出人才选择研究院的缘由,“研究院采用灵活多元的引才模式,面向全球吸引杰出科学家、精英企业家和优秀科技人才,人才队伍呈现出高层次、高学历、国际化的典型特色。”

截至目前,研究院聚智引才,自主培养国家级人才6名,省级人才45名,高级职称70余名,打造出一支500余人的高水平人才队伍。

立足创新

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这个水下机器人可以为水电站提供整套‘体检’方案,在不影响水电站运行作业的情况下巡检,彻底改变需要放水检测导致停产的传统方式。”8月中旬,研究院院长助理、科技创新部主任吕岚春向“走进新质生产力前沿”系列活动新型能源体系专场参会人员,展示了科研团队开发的“子母式”水下机器人巡检装备。

“目前这套设备已经实现商业化,在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雅砻江锦屏水电站,单洞单次巡检可增加发电收益4500万元。”当吕岚春介绍完这套设备,与会人员连连称赞。

科技创新作为研究院的立院之本,水下机器人设备只是诸多创新成果之一。

装备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研究所研发的超特高压GIS/GIL状态传感与绝缘可靠性提升关键技术创建了运行状态新型传感与诊断系统,将传感频带提高两个数量级,故障定位精度从百米级提升到5米以内,显著提升了设备可靠性与运维效率,填补了国际空白。

低碳城市能源系统研究所以电力系统碳排放流分析理论为基础,开发国内首套实时用电碳计量与碳响应系统,可实时、准确、全面计量电力系统中各用户的动态碳排放因子和用电间接碳排放信息,支撑电力用户通过低碳需求响应技术实现降碳减排,相关成果已在多个省市应用。

……

在今年3月30日举行的第七届清华—四川科技成果对接会上,研究院首次对外发布了十大创新成果,为其入川创立8年来的孜孜探寻交上一份锐度与厚度十足的答卷。

聚焦国家战略与地方需求,结合地方现有主导产业与着力布局的未来产业,研究院敏锐把握相关领域发展态势,坚持创新引领,重点突破的一系列关键技术和产品,涉及储能、氢能、特高压、智能巡检、新型电力系统等细分赛道。运行8年来,10个高水平研究中心、8个高能级实验室依托研究院相继诞生。

成立至今,研究院已承担30余项国家级科研项目,牵头建立2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50项,其中一等奖29项。

孵化企业

推动科创和产业发展互促互融

近日,2024年美国“硅谷国际发明创新节”评审结果对外公布。研究院与其孵化公司成都清蓉深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首次共同参展的“智能电网输电线路自取能故障监测装置”项目摘得银奖。

对于获奖,公司法人、董事长兼总经理,研究院能源传感及通讯研究所副所长欧阳勇表示:“是研究院提供的‘将科技创新往前一步’的平台,让我们得以施展拳脚。在这里,我们可以把具体想法应用于实践,把设想变成现实。”

欧阳勇负责的能源传感团队发展路径,就是一条典型的“校院地协同+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业孵化链条。“团队前期在清华大学电机系完成技术理论基础和原理验证研究,通过研究院开展应用研究和工程推广,目前已在能源互联网微型传感器件及系统领域取得关键技术突破,并在能源互联网泛在感知、设备数字化诊断及智能运维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欧阳勇说。

聚人才之力,强发展之势。2020年底,聚焦成果转化,于智同团队依托自主研发的云端能源互联网建模仿真工具孵化了清鸾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于智同也成为这家公司的法人代表兼总经理。

“我们的云端能源互联网建模仿真工具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我国能源行业、电网公司、电子设备、船舶等行业中。”于智同介绍,公司内生发展动力不断积蓄,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跃升。

8年来,研究院孵化的24家创新型企业,总估值接近60亿元,他们如同一座座桥梁,连接着科研创新的源头与产业发展的需求。

从四川出发,研究院已与全球30余个国家和地区,200余个高校院所、产业企业和国际机构深入开展合作,形成了一个开放共赢的创新生态圈。吕岚春非常看好四川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机遇,“我们将加速形成开放共赢的创新生态圈,以此为四川的能源转型提供更大的支撑。”

研究院展厅一隅。供图/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链接】

2014年以来,四川各高能级创新平台相继建成落地。围绕服务国家和省委重大发展战略,积极对接高校专业学科优势,目前省校双方已建成各类产学研合作平台  1000余个,其中科研机构  236个、注册企事业法人机构31个。成都着眼高水平打造西部科学城、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借助省校合作大力集聚优质创新资源,建成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北京大学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术研究院等   20余个重大创新平台,推进环川大知识城、电子科大“一校一带”等8个环高校知识经济圈;自贡、泸州、德阳、巴中、阿坝等地立足发展特色,建成浙大自贡创新中心、德阳上交新材料研究中心等一大批创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