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磊
作家周敏全新长篇儿童文学作品《马可的十四岁》,书写了正值14岁的一群可爱又懂事的少男少女们的青春故事。小说的背景发生在新时代下,北京的一个胡同里。然而,恰恰是身边老百姓的故事在作家笔下真实地上演着,才让我在阅读整部小说时,竟然忘记了这只是一部虚构的长篇作品。由此可见,周敏用颇为精准的语言,不但还原了京城胡同里发生在你我身边的每一个细微而真实的小事情,还进一步言说了青春的懵懂、生活的不易以及对善良的坚守。
准确——情节的准确,语言的准确,内涵与立意的准确,是我在阅读这部小说时扑面而来的3个感受。
《马可的十四岁》描写了几位正上初二的少年少女——男主人公马可、女主人公冯思怡,以及马可的“跟屁虫”、铁哥们袁林,特别爱助人为乐的梁莫琳,喜欢唠叨的语文兼历史课代表邢威,与马可相爱相杀的体育委员兼篮球队长吴迪,隔壁班级的曹骏,专爱欺负人的大块头英勇,还有40多岁的胖房东愣三儿等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正是因人物塑造得有血有肉,令人信服,从阅读小说伊始,便很自然地被带入到故事情节中。
父亲酗酒,母亲因意外失忆住在医院,转学到英培中学初二·三班的马可,从刚接触新环境的不适应甚至自卑,到快速融入班集体后自信心的建立,直至成为同龄人眼中的风云人物,在篮球比赛、西安研学等一件件事情上,经历着14岁少年独自面对人生的青春与成长。马可从小与现在已过世的外公学习木雕,可谓有着相当敏锐的观察力。木雕,准确讲,从掌握的浮雕技能到渴望突破的圆雕手艺,尤其是为雕成一件叫“嗅青梅”的作品,成为一条牵动着亲情的线索,贯穿在整部书始末。
功不唐捐,指所下的功夫、付出的努力不会白费,未来某一刻,一定会有所回报的意思。这个成语,出现在书中第65页,也是我久久停留的地方之一。生活的困境,需要我们运用智慧与随时发生的意外博弈,成年人如此,青春期的孩子们又何尝不是。于是,我们看到了篮球场上,为班级荣誉而挥汗如雨的少年们,看到了去研学时为获得“灵心杯”与“巧手杯”不惜绞尽脑汁的孩子们,更看到了为唤醒失忆的母亲,马可所承受的一切并不属于那个年龄应承受的大大小小的压力。
作者并未将笔墨过多地用于渲染教师教学与学生听讲,而是从课堂外的时间碎片里,见缝插针,一语中的,从侧面反映当下学生的辛苦。当然,也从侧面诠释了家长们的无奈。其实,每个人都有小时候,这当然包括如今已为人父、为人母的每一位成年人。
理解,我想是作品透露出来的一个信号。14岁,在家长眼里,不过是一个小孩子。但在14岁的当事人心里,已是什么都懂的大人了。因此,青春期的叛逆,青春期的迷茫,青春期的憧憬,就矛盾重重地胶着着。但出现矛盾解决它,出现问题攻克它,让我们见识到了这群可爱的孩子的坚毅品质。
情节外的准确,还体现在语言上的精准。故事发生在北京一个胡同,邻里间的生活、对话,反映到胡同里的那种烟火气,原汁原味的京腔、京味儿,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我在阅读时,被周敏准确的语言运用很快带入小说情景的一个有力佐证。
其中有一处细节,描写京郊出生的马可说“垫子有点儿歪,我把它挪正”的“挪”时,一个né与nuó,生动、直接地表现了北京城里,一种语言在地域上发音的不同。调侃又不失严肃的老北京话,让我在书中一个又一个出其不意的情节里,见识了将北京方言玩转的老舍先生之外的另一位作家周敏的语言功力。正是因为语言的准确,故事与情节才能相辅相成地互为存在,值得信赖。
此外,周敏还运用了古诗词、歌词与诗句。譬如,在贯穿全书的那条线索、颇为神秘的木雕“嗅青梅”中,巧妙引出李清照的《点绛唇》;在欢送马可再度转学时,全班合唱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送别》;以及妙用徐志摩的诗歌《偶然》等。
最后,我想说一说《马可的十四岁》主旨与立意的准确。读完全书,不难看出周敏三观之正。恰恰是在这份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引导下,我想,我们的孩子们,我们的未来,才会有被期待与超越此刻我们的未来。
不得不说,《马可的十四岁》是有着灵魂的香气的,不仅好看,还好听,更会有一种莫名调动全身其他感官的奇妙之处。这本书开心、搞笑,能让学子们知道,现在所经历的一切,有一位作家正理解着他们;也会让家长们看到,现如今的孩子们是多么的不易。正是这份让学生与家长、学生与老师彼此之间的理解,更让我们感受到作家心中自然迸发出的善意与美意。是的,这是一位心中有他人、眼里有世界的作家写出来的一部佳作。
(《马可的十四岁》,周敏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24年6月)
作者简介
鲍磊,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现居北京。2004年开始文学创作,内蒙古大学文学硕士。文学评论见于《文艺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中国教育报》《中国妇女报》《北京晚报》等。出版多部文学作品,长篇小说《幻海》入选中国作协2023年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之星丛书”。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