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爱琳

相信你肯定在社交媒体上刷到过“松弛感”相关的帖子。

当全网都在讨论“松弛感”从何而来,以及要如何养成“松弛感”时,四川人似乎已经是“next level”。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四川盆地养育了乐观随和的四川人。四川人的松弛感体现在享受火锅、串串、晒太阳时的“安逸”,体现在遇事不慌先“耍一盘”……川人用看淡一切的稳定内核、快乐幽默的轻松状态面对一切挑战。

正如一个四川版松弛感“学霸”,看上去享受生活、尽情吃喝、耍得欢脱,实际上正事从不含糊,备考稳扎稳打,开考沉着冷静,考后谦虚包容。

四川作为农业大省,全省耕地中8成以上是丘陵山地。在全国粮食生产的版图中,四川的地位被这样标注: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份之一、西部唯一粮食主产省份。

耕地家底并不丰厚的四川,如何成为了“学霸”,做到了粮食满仓?

近期,全省油菜、小麦两大小春主要作物收获接近尾声,多地单产创新高。川农报记者走进一场场观摩会、测产会、验收会,以“幽默”话油、麦,用田间的“松弛感”体验天府粮仓的“油麦感”,寻找四川粮油丰收的答案。

在乐山市夹江县召开的“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建设行动拉练暨油菜协同推广测产验收现场会,夹江县黄土镇油菜千亩高产片两段式机收亩产达到271.03公斤、一次性联合机收亩产达到258.21公斤,创下了乐山油菜籽有测产记录以来的新高。

在凉山州大屯村,省农科院和农业农村厅等单位相关人员组成的专家组对当地旱地小麦进行验收。最终测得平均亩产665.27公斤,创造了西南麦区(云、贵、川、渝)旱地小麦的单产最高纪录。

在广汉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里,百亩小麦经过机械化实收、过磅称重、测定水分等程序,稻茬小麦平均亩产650.3公斤,产量再次突破新高,创下了全省稻茬小麦百亩连片的最高纪录。

农户向记者展示捡拾到的麦穗。

……

蜀乡大地迎来了夏收“赶考”的喜人成绩,在这些破纪录、亩产最高字眼背后,如何理解四川今年交出的成绩单?

川油川麦夏收“赶考”,“考”出了什么?

过去,“双抢”是一年中让人记忆深刻的繁重农忙时节。但现在,“双抢”更松弛、更从容。

“双抢”时节,农田里的“松弛感”被川人轻松拿捏。

三人从左至右为伍碧华、李中华、陈兵。

5月16日,三台县团缘村,在川农大第二个国审小麦品种“蜀麦133”的测产田里,选育者伍碧华在跟进测产的同时,不忘带着相机“拍拍拍”,几台收割机和拾麦者悠然入境。

“看到那块‘蜀麦1868’(成都市农业农村局2023年推荐种植小麦品种)的招牌没?等我站好,帮我拍张照片!”在崇州市黎坝村,种业公司老总李中华戴上定制草帽,在麦田里拍照打卡。

在绵阳市游仙区双鱼村“川麦93”(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国审优质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的测产验收基地,种粮大户陈兵双抢当起了“甩手掌柜”,他请来3台小型农机,在坡坡地也能运转自如;每辆进场的小型运输车,都跟田块一起编号。

……

测产田里的守望者① | 育种专家伍碧华与拾麦者

测产田里的守望者② | 李中华与他的“1868”号草帽

测产田里的守望者③ | 种粮大户陈兵的“小麦田”

粮食生产走向机械化主导,从小散户种植为主走向规模化种植为主,从“单打独斗”的家庭经营走向社会化服务支撑的“协同作战”……

科技不断为“双抢”提升“松弛感”。

川农报开设专题《天府粮仓的油麦感》,带你去田里,亲自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