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佳 邱莉 文/图
五月,“天府粮仓”麦浪翻滚,又到了收获的季节,机器收割的“嚯嚯”声,和着麦香飘至远方。
测产,对于大众来说或许是个陌生的词汇,却是种业从业者们绕不过去的话题。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如果把品种选育比作十年寒窗,测产就是那一场场关乎成名的考试了,注定会给品种选育者、推广者和种植者留下难忘的记忆。
采访中,本报记者捕捉了小麦测产中的一些画面,希望通过这些镜头,向辛勤奋战在种业一线的从业者们致敬。
镜头一:育种专家伍碧华与拾麦者
5月16日,从绵阳市三台县永明镇场镇出发,没走多远就是团缘村,一望无际的麦田旁,涪江蜿蜒而过,遥遥在望的2000多亩中药材麦冬基地,已进入采收的尾期。
上午11时左右,靠近生产便道的一大片“蜀麦133”测产田里,几台收割机围着麦穗“打转转”,很快将一束束小麦收获完毕,正在现场的测产专家们准备往回走,到烘干中心看小麦的收获情况,并测水分、除杂质、称重量,测算出亩产。
然而,一同前来了解测产情况的伍碧华却并不急着离开,今天她带了一架相机,准备到麦田里拍几组收麦的照片。
伍碧华正是“蜀麦133”的选育者。
“我快要退休了,这么多年忙于科研。”她说,“还有很多人找我要‘蜀麦133’的照片,但是之前没有准备,这次来实际生产现场拍一些。”
在她拍照时,本报记者也按下了快门,不过,镜头里竟有一些闯入者:那是几台收割机和一些拾麦者。
伍碧华与拾麦者的“合影”。
在测产地里,收割机忙碌的田边地角,有村民在拾捡着收割机不易采收到的麦穗,视之如珍宝。
等收割机将小麦倒进田边的农用运输车时,记者抓起一把小麦端详起来。
“这是白色麦粒,颜色偏淡。”伍碧华说,小麦品种很多,粒色主要是红色、白色,当然也有紫色、蓝色。
小麦种皮颜色不同,是由小麦的基因特性决定的。当然,这也是小麦基础研究的内容之一,她选育的“蜀麦133”就是一款白粒小麦,抗性好、加工时出粉率高,且实现了高产,还抗穗发芽。
伍碧华就这个话题侃侃而谈,或许跟她的经历有关。1986年从四川农业大学毕业后,她就投身于农业科研当中,一干快40年了。期间她还曾去墨西哥访学,2005年回国以后,继续在四川农业大学从事小麦基础研究,同时进行小麦育种,因为长期对小麦族远缘杂种的幼胚拯救、染色体工程、细胞工程等基础研究,对杂交配组、基因重组及亲本关系等都非常熟悉,为选育优异表现的“蜀麦133”打下良好基础。
捡麦子的村民。
聊着聊着,不觉我们一行人走到了一位拾捡小麦的村民面前。经记者询问得知,这位村民叫邓秀华,今年68岁,是团缘村3组人,她几乎每年都会来捡拾收割机没法割到的麦子。
“这麦子口感如何?”旁边的收割机声音太大,伍碧华不由得提高了嗓门。
邓秀华:“平时在抄手店吃的那些面没有什么面香,这个麦子磨成粉有麦子香、有面味。”
记者:“过去你们种过麦子吗?”
邓秀华:“也种,大田里种油菜,坡地上种小麦,面积都很小,现在我听说团缘村小麦种了上千亩,我觉得很好,我们能收租金,地也不用撂荒了。”
其实每一次陪同测产的过程中,伍碧华都会问村民一些问题,对品种选育者来说,测产数据重要,百姓口碑更重要。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