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8月以来,四川迎来多次强降雨天气,灾害频发高发。但与此同时,一大批防灾减灾的“黑科技”在灾情监测预警、抢险救援、灾后恢复重建等方面大显身手,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今日起,川报观察将持续关注今年汛期灾害应对处置过程中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的新设备、新科技、新技术,请这些护佑我们生命、生产、生活安全的“黑科技”出来“秀”一下,敬请关注。 

川报观察记者  寇敏芳

8月16日凌晨4点,四川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地质灾害防治研究院值班人员肖洋手机上弹出一条短信。他猛地起身,锁定关键词——茂县、星空地、不稳定斜坡、红色预警。


此时,200公里外的茂县渭门镇细口村,“星空地”不稳定斜坡正加速变形,村里的大喇叭发出刺耳警报,村民在镇村干部带领下,冒着大雨撤离。

3小时后,肖洋接到茂县渭门镇报平安电话:星空地垮塌,但坡上的98名群众全部安全转移。

肖洋长舒一口气。他知道,此次成功预警转移,是一群监测“新兵”和一个肉眼看不见却能“上天入地”的监测预警平台,立下“奇功”。


监测“新兵”帮忙

24小时盯住隐患

星空地是渭门镇细口村1组一个小山坡,中部相对平缓处住着20户98名村民。受“5·12”汶川地震影响,山坡出现裂缝,属大型滑坡隐患点,被相关部门纳入监测范围。

近10年来,星空地滑坡隐患点未出现较大滑动,只有每年汛期受山洪影响,前缘有小范围垮塌,但总体相对稳定。对茂县这样的山区县来说,地质灾害隐患点多面广,全部搬迁并不现实,像星空地这样没有发生过较大险情的斜坡,最常规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做好监测,以便遇到危险的时候能够快速撤离。

作为星空地滑坡监测员, 杨忆平每天都要爬到山上看看裂缝有没有变大,遇到下雨一整天都在山上跑。每当雨后初晴之夜,星光“洒在”在坡上,小村庄安静“睡去”,他反而更紧张:“下雨时大家都知道随时要跑,雨停了反容易放松警惕,我必须帮大家把好关!”

当好“把关人”,杨忆平有得力“助手”:

这就是在星空地不稳定斜坡上站岗的“科技哨兵”——在后缘山坡上,有一台雨量计、两台裂缝计;在滑坡前缘,还有今年刚安装的两台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它们常驻山上,24小时不“眨眼”,盯着山体的每一个微妙变化。

星空地设备由茂县防灾技术指导单位——省冶勘设计集团安装。该公司副总工程师覃浩坤介绍,雨量计测量实时雨量数值,比传统靠感受和经验更精确;裂缝计监测裂缝变动数值,一旦超过设定阈值就会触发报警。GNSS每隔15分钟接收一次卫星信号,如果前后位置信息变化较大,说明发生位移,以此判断是否会滑坡。

“一点点变化都能发现,还能‘喊出来’,让人踏实多了。”杨忆平已经习惯了和监测设备一起“放哨”。8月15日晚上10点左右,渭门镇开始降雨,到16日凌晨雨势增大,凌晨4点,裂缝计小时增量变化高于预警值达14毫米,触发报警,村里的大喇叭随即响起警报。

几乎同时,杨忆平收到了省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平台发出的滑坡风险较大红色预警信息。他和村干部挨家挨户敲门,带着20户98人火速撤离到安全地带。7点,星空地不稳定斜坡体前缘发生局部垮塌,阻塞溪沟,回水淹没村道逼近房屋,形成较大险情。


空地一体化作战

预警加上“双保险”

监测设备如“科技眼睛”在一线随时盯着滑坡险情,发出预警的平台就是后端“智慧大脑”。前后方实时无缝联动,才能成为优秀的预警“哨兵”。

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地质灾害防治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传统办法是设备预警,比如给裂缝计设一个阈值,超过阈值便触发报警,预警短信也同步发送到相关人员手机上。

从2017年四川安装自动化设备以来,均采用这种预警方式。虽然这种办法能够及时提醒监测人员,但阈值是固定值,对防灾指导性不够强。“有的地方可能5毫米就滑了,有的地方可能到50毫米也没滑。”上述负责人说。

为了解决准确度问题,今年四川升级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平台,探索“过程预警”:

地灾在临发灾时候会变得活跃,比如裂缝会快速增大、位移速度变快。过程预警是通过后台大数据中心结合监测设备对实时数据快速分析,跟踪隐患点变化规律,从大量无序的数据中捕捉到地灾隐患点时空动态变化规律,实现动态跟踪和精准化实时预警。

简单来说,设备预警看数值,而过程预警看变化速率。两种预警配合,则为防灾加上了双保险。在此次星空地预警中,村里的大喇叭预警是监测设备触发的,但杨忆平收到的红色预警短信是平台通过计算后发出的过程预警。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成都的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地质灾害防治研究院监测预警平台机房。在看不见的时空里,地面的仪器联通天上的卫星,数据从偏远的山区“飞”向成都的机房,在这里进行运算之后,最终将预警信息发送到防灾人员手上,整个过程仅需几分钟。

星空地垮塌是怎样成功预警的

1. 24小时监测

星空地隐患点安装有一台雨量计,两台裂缝计,两台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24小时盯着山体的每一个微妙变化

2. 设备预警

16日凌晨4点,裂缝计小时增量变化高于预警值达14毫米,触发报警,村里大喇叭响起警报

3. 过程预警

设备预警的同时,四川省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平台发出滑坡红色预警信息

4. 安全撤离

细口村20户98人,在村镇干部带领下撤离到安全地带。当日7点,星空地不稳定斜坡体前缘发生局部垮塌,形成较大险情

知道多一点

●2017年起,四川在全国率先探索对变形特征明显、险情较紧迫的重点隐患点安装自动化监测设备,目前已在6000多处威胁人数较多的隐患点安装监测设备1.1万余台。

●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地质灾害防治研究院监测预警平台集成了我省现有的约3.4万个隐患点的信息。隐患点一旦出现异常,监控大屏幕下方就会弹框,醒目地显示某地发生滑坡、位移时间、次数、裂缝值及预警程度等参数。点开后,当地监测员、具体负责人及联系方式均显示出来。

●据统计,8月10日-18日强降雨中,全省共有2853处地灾隐患点发布监测预警信息,涉及21个市州134个县市区,累计实现成功预警4处,撤离200余人,避免23人因灾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