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回望过去,我们历经很多自然灾害。但从灾难中走过来的四川人民,更加自强不息、守望相助,更加敬畏自然与尊重科学。


汶川特大地震是中国乃至世界地震史上极其惨烈的地震灾害,如今,地震带来的伤痛早已远去,抗震救灾精神却深深烙在了人们的心底。行走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一件件凝聚全国人民感情的捐款单、救灾物资将大爱展示得淋漓尽致;步入4·20芦山强烈地震纪念馆,1643件实物、648张照片完整展示了抗震救灾与奔向新生活的全过程;而“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这两条标语,挂在了青川地震遗迹国家地质公园的展厅里,激励无数国人自强奋斗。


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像一道光芒,穿透那段时光,指引后来人牢记历史,用自强不息书写新的奇迹。

博物馆内“山川永纪”浮雕群像。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供图

坐标: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

小物件里的大爱精神

付江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祖明远

走进“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参观者往往都会被序厅里“山川永纪”的浮雕群吸引。灯光下,“敬礼娃娃”郎铮、“警察妈妈”蒋晓娟等97个在当年抗震救灾中被人熟知的人物形象呈现在人们眼前。

展厅深处,最吸引人的则是光——展厅的光线由暗转明,仿佛一个无声的向导,带领参观者默默穿行在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的时光里,也隐喻着从经历灾难到重获新生,从悲壮走向豪迈!

一台仪器背后的热度

纪念馆里珍藏着72万余件(套)地震文献实物资料,其中包含67件珍贵文物,还有60集口述史视频。这些珍贵的资料详细记录了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科学发展的伟大历程,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也向来人讲述着那段极不平凡的历史时刻。

在一楼展厅,一台光学生命探测仪看起来有些陈旧,背后却蕴藏着关于生命与希望的力量。

2008年5月12日,大地震发生时,北川羌族自治县中医院家属楼轰然倒塌,该院医生唐雄和妻子谢守菊被压埋在废墟中。15日下午,被压埋72小时22分钟的谢守菊,被海南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用生命探测仪从废墟中成功救出。救援队员继续用生命探测仪在废墟中探查,没有查到任何生命迹象。

16日,谢守菊找到海南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尽管此时已过了黄金救援时间,救援队还是重回废墟,多方位探测,最终发现了生命迹象。18日9时10分,被压在废墟下近140小时的唐雄终于被成功救出。

这台由海南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带来的光学生命探测仪给了唐雄生命的希望。在被救后的第三天,唐雄写了入党申请书。2010年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取名叫“唐南曦”,以此感谢海南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为他带来了生命的曙光。

如今,那些从地震废墟中被救出的生命都带着希望和感恩,开始了新的生活:当年那个“吊瓶男孩”李阳在灾难后变得更加坚毅,后来成为了一名军人;那个爱跳舞的“芭蕾女孩”李月被救援队鼓励着,重拾希望,登上2008年残奥会开幕式舞台……

八方支援汇聚成爱的海洋

“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主体建筑名为“裂缝”,寓意将灾难时刻闪电般定格在大地之间,留给后人永恒的记忆。在“裂缝”中驻足,可以深切缅怀抗震救灾英雄和遇难同胞,回顾那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伟大行动。

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迅速作出灾后恢复重建部署。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以实际行动为灾区贡献力量。

在纪念馆二楼“八方支援、共克时艰”展区,记者看到一张老人正在社区捐款的照片。据讲解员介绍,这位老人名叫陆松芳,当年已经78岁高龄,他捐出11000元给四川地震灾区,这是他多年来省吃俭用攒下来的全部积蓄。考虑到老人本来非常清贫,没有其它生活来源,社区工作人员劝他少捐一点,他却说:“四川人民受灾,他们那里困难,我吃饱了,他们还在挨饿,我是不是应该帮助他们呢?”

在两个展柜里,摆放着外省援建灾区的前线指挥部、工作组牌匾,展厅中央的沙盘正是北川新县城的总体规划。

北川新县城是“5·12”特大地震中唯一异地重建的县城。震后,随着党中央“再造一个新北川”的号召,第一时间里,12位两院院士、50多家规划设计单位、138个施工单位、5万建设人员涌入北川,参与到建设中。

作为一座县城,北川新县城建设动员范围之广、投入力量之大,世所罕见。也正是因为有这么多力量的汇聚,灾区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基本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如今的北川新县城,已经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核心区域,也成为了“城建工程标志、抗震精神标志和文化遗产标志”。

据纪念馆工作人员介绍,作为首批四川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始,截至2021年6月10日,到地震纪念馆开展党史教育共计787个批次,超过3万人次。

馆内场景。黄刚 摄

坐标:“4·20”芦山强烈地震纪念馆

这里记录了芦山新生之路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薛维睿 雅安观察 黄刚

6月15日午后,芦山县汉姜古城宁静清雅。绿树掩映中,古朴建筑鳞次栉比,亭台、塔楼点缀其中。经历了“4·20”芦山强烈地震后,这座新建的古城拔地而起,城墙上深红色的“姜城”两个大字,昭示着这座城市的新生之貌。

汉姜古城位于芦山县老城区,是芦山县灾后重建重点项目之一。顺着古城街道前行,4·20芦山强烈地震纪念馆坐落在姜城月夜区,这是汉姜古城内最早开工建设的建筑。

2016年4月20日,在芦山强烈地震三周年之际,纪念馆对外试开放。1643件实物,648张照片,完整记录了从抗震救灾、科学重建,到灾区老百姓发展产业,过上幸福美好新生活的全部历程。

传递积极能量 展现卓有成效的重建历程

时任芦山县文新广局纪检组长的张学军,参与了芦山强烈地震纪念馆修建的全过程。从设计方案到具体实施,张学军在现场待了3个多月。如今他再次走进纪念馆,建馆时的情景历历在目:“和省内学者、专家一起,大家边论证边施工,馆里每句话都经过字斟句酌,每处设计都饱含良苦用心。”

“以‘新路·新生活’为主题,是经过深思熟虑定下的展陈理念。”张学军说,在大灾大难后,人们始终要面对未来的生活。我们希望每个走出展厅的人,尤其是亲历了地震的灾区人民,能感受到积极向上的力量,而非地震带来的沉痛。

这种力量来自于展厅所呈现的全面而具体的灾后重建举措。在抗震救灾、科学重建、幸福生活三大展厅里,实物、文字、图片等展品陈列有序,通过场景复原、VR全景、声光电等方式,展现了震后四川克难奋进、砥砺前行、昼夜兼程的科学重建历程。

纪念馆还进行了信息可视化图解。展厅里的电子书,收录了灾后恢复重建的各种规划,参观者通过红外线感应,可翻动书页,查看总体规划、专项规划、扶持政策的详细内容。

征集8000余件实物 藏在展品背后的凡人善举

“这些展品主要来自于从各地征集到的资料和实物。”张学军回忆,当时发出“征集令”后,凡是地震波及到的地方,都纷纷踊跃捐赠与地震有关的物品。最终,纪念馆收集到2万多件文献资料和8000余件实物。

让张学军印象最深的是,河北种粮大户李国钦带来了一口直径1.3米的大铁锅。地震发生后,李国钦曾拉运10吨小米来到芦山,在灾区现场支起大铁锅,每天为群众煮小米粥。“看到这口锅我很触动,我也在那里打过粥喝。”

不少实物和照片背后,都有类似的温暖故事。“抗癌村支书”袁超、磨刀老人吴锦泉、“瘸腿”英雄张顺贵、最美志愿者汪策……纪念馆讲解员刘晓敏参与了展品的征集择选,每个展品背后的故事她都熟稔于心。“不管时间过去多久,每次在讲解时,最打动大家的还是这些凡人善举。”

2016年开馆后,展览得到社会的高度评价。最让张学军动容的还是当地受灾群众的认可。一位当地受灾群众曾表示,“总要继续生活,继续工作。”在张学军看来,这就是四川人震不垮的精神。

博物馆陈列的鸡毛信和军令状。

坐标:青川地震遗迹国家地质公园

废墟之上,大爱崛起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燕巧 文/图

“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9个字就立在路边一栋破裂、废旧的房子上。青川地震遗迹国家地质公园党支部书记宋丽霖告诉记者,这栋房子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被摧毁,13年过去,房子上的木架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不在,这栋房子就这样一直矗立在路边见证着历史与岁月。

4公里,是东河口地震遗址到青川县地震博物馆的距离。2008年11月12日,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正式建成开园,这是汶川大地震后第一个地震遗址保护纪念地;2011年5月12日,位于关庄镇的青川县地震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汶川特大地震后首个建成并开馆的地震博物馆。

“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

“博物馆的外形就是一个抽象的‘5·12’。”博物馆讲解员倪小芳讲解道。苍茫大地中,三块“数字”建筑巍然屹立,象征着生命的力量屹立不倒。

一辆被巨石砸中的黄色轿车、一只时间永远定格的闹钟、一把被折断的小提琴……博物馆地震灾难体验厅内,每件实物的背后,都有一段难忘的故事。

在抗震救灾救援厅,两条标语震撼人心。“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这两句话的原创者是青川黄坪乡枣树村的独臂人石光武。

地震前,石光武因为一场事故失去右前臂,妻子是聋哑人。在村子里,这对夫妻却比许多健全人还要能干。地震摧毁了他俩的家,望着废墟,妻子流泪不已。石光武拉着妻子说:“莫哭!有手有脚的,房子重新建起来就是了!”

2008年国庆前夕,石光武一家搬进新房,成为青川县第一户震后搬进永久性新房的农户。在石光武的带动下,枣树村村民亲帮亲、邻帮邻,新房子陆续建成,枣树村也成为青川最早完成重建的村子。

在废墟中挺立,在重建中崛起

离开青川县地震博物馆,沿着青竹江一路北上4公里,就到了东河口地震遗址。

东河口,是青川县在汶川特大地震受灾最严重的村落。当时,地震中地球应力在这里集中爆发,山体倾斜而下,东河口村约780人被埋在100多米深的地下,看不到一丝人类曾经生活过的痕迹。这里是整个地震灾区地质破坏形态最丰富、地震堰塞湖数量最多最为集中、伤亡最为惨重的地震遗址群。

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是在当时受灾的东河口原址原貌建立起来的,只多了两条道路。

“抛射”是讲解员李芳屡屡提到的词。“东河口不是滑坡,地震的巨大能量由汶川经北川传播至青川,在东河口集中爆发,对面的王家山从中间错成两半,这些石头和泥土是抛射过来的。”

在遗址公园最高处,也是掩埋最深处,竖着“大爱崛起”碑,碑宽5.12米,高14.28米,碑体像一个大写的“人”字,左边是地震飞石,右边是新建的主碑,寓意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在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的道路旁,生活着几户人家。李芳介绍,这是受灾的东河口人不愿搬迁离开逝去的亲人,就在原址上建起了家园。13年过去,王家山下,玉米在不平整的土地上长了起来,不屈的东河口人重新种起了庄稼。

本版撰稿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祖明远 薛维睿 燕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