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大潮中,巴蜀儿女敢为人先、勇于创新:广汉向阳,于全国率先摘下人民公社牌子;新津,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摇篮”;彭州宝山村,从一把锄头干起成就“中国西部山区第一村”;郫都战旗村,打造改革开放的“乡村振兴样本”;自贡彩灯公园,精彩民间文化艺术从这里出发点亮世界;蓉欧快铁,为成都乃至整个西部地区架起了通往欧洲的陆上货运大通道……


问道四川发展历程,改革开放一直是其中要义。回望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改革开放让巴蜀大地焕发出无限生机活力,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位于向阳镇“幸福广场”的换牌雕塑(余如波 摄)

坐标:广汉市向阳镇

向阳“摘”取“中国第一乡”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余如波

6月15日上午,位于德阳广汉市向阳镇政府院子里的向阳镇改革陈列室又迎来了不少前来参观学习的访客。

向阳镇政府一旁的“幸福广场”上,一座雕塑定格了那个不凡的历史场景——1980年9月,原广汉县向阳公社在全国率先摘下“人民公社”牌子。随着“向阳乡人民政府”的挂牌,当地党政分工、政企分开体制正式实行。这一举措随之在全国推开,我国农村基层政权新体制也在其后载入宪法。

敢为人先的一“摘”,成就了向阳“中国第一乡”的美名。

从“有女莫嫁向阳郎”到“冒尖户”置办“三转一响”

建于2012年的向阳镇改革陈列室,以“欣欣向阳——‘中国第一乡’向阳镇农村改革与发展”为主题,在140平方米的空间里浓缩当地改革发展历程。

不少展品,都是历史的见证——一块牌子,“广汉县向阳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两枚印章,“四川省广汉县向阳人民公社贫下中农协会委员会”“广汉县向阳公社岁修中队”……今年80岁的周继模,曾对它们无比熟悉。

从1971年4月到1982年10月,周继模在向阳工作了11年零6个月,从向阳公社武装部长一直干到向阳乡第二任乡长,见证了当地从“一大二公”到党政分工、政企分开的历程。

“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向阳在广汉范围内都属于‘差等生’。那时候,人们都说,有女莫嫁向阳郎,吃的稀饭浪打浪,住的草房笆笆门,走的泥路弯又长……”周继模回忆。

直到1974年,新任公社党委书记叶文志上任,在他的带领下,当地一手着力解决群众吃饭问题,一手通过包产改革不断调动农民积极性,让地方经济情况终于有了好转:1979年,向阳为国家贡献480万斤粮食,相比1976年增长67.5%。

不仅是农业,向阳的工业也逐渐有了起色——经过大刀阔斧的改革,向阳建起了年产8000吨铁的炼铁厂、年产1400万匹砖的砖瓦厂,还有酒厂、农机厂等14家社队企业,务工社员上千人。

生活水平的提升,可谓立竿见影。从1976年到1979年,向阳公社社员存款总额从4万元增加到21万元,一些“冒尖户”甚至置办了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三转一响”。

随着经济基础日趋稳固,上层建筑的改革也呼之欲出——1979年9月初,在广汉县委的指导下,向阳公社把16名公社干部划分成行政、农副业和社队企业三个班子,“各负其责,统一领导”。其后,原社办企业“独家经济”改为集体联办,成立工业公司;“吃大锅饭”改为“定、包、奖”责任制……一系列举措,雷厉风行。

以新体制适应经济发展新形势,促进乡镇企业崛起

1980年3月30日,四川省委在成都召开会议,听取广汉汇报,对广汉和向阳公社前期的改革表示支持和赞同。次日,广汉县委召开常委会传达精神,与会同志讨论并最终决定,“不要公社了,今后就叫乡政府,和经济组织分开”。

当年9月,广汉县向阳乡人民政府成立,在全国开创先河。

“换牌,意味着以新的管理体制适应经济发展。”原广汉市委党史研究室相关负责人介绍,一系列改革,进一步调动了干部群众积极性。“仅以农业为例,1980年,向阳地区的油菜籽总产量比1978年增长60.3%,向国家交售油菜籽增长110%。”

“本来有点怀疑,没想到换牌之后,工作更加单纯了。”周继模也回忆,人民公社时期,晚上加班开会是常态,“乡政府挂牌后,干部各司其职,反而不太加班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

新管理体制也促进了当地农工商融合发展,带动了乡镇企业崛起——至今,向阳镇已有企业38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5家。2020年,全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9.56亿元,工业经济对GDP的贡献超过70%。

讲述

宝山村87岁老支书:

“宝山模式”不变的唯有“改革创新”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亚飞

青山苍翠欲滴、花草郁郁葱葱,入夏以来,成都彭州市宝山村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游客。

宝山村被誉为“中国西部山区第一村”,这里兴于工业,因“5·12”汶川特大地震的创伤而跌落谷底,又在恢复重建和转型升级过程中,依靠生态旅游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力量。2020年,全村集体资产超百亿元,人均收入8万元。

宝山村村史馆,集中展现了这里的沧桑巨变。“七一”前夕,村史馆迎来了一名特别的“解说员”——今年87岁的宝山村老支书贾正方。这位有着68年党龄同时也是当地致富领路人的老党员,娓娓道出了宝山村的奋斗史。

“宝山村的巨变是改革开放成果有力的注脚。我们说的‘宝山模式’,首先就是与时俱进的发展路径。”贾正方谈到,当地在上世纪70年代就确定了“山顶林戴帽,二环果缠腰;深山办矿场,平地建粮仓;沟中修电站,道路通各庄”的产业布局。正是当年的“林戴帽”“果缠腰”种下的万亩人工林,为今天宝山村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生态基础。

“其次,要解决好分配问题,构建集体和个人利益联结机制。”贾正方介绍,“我们的实践经验是,在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通过工资、租金和入股分红等多种方式让村民共享成果,推动共同富裕;另一方面也要制定好村规民约等,约束大家的行为,防止个体对集体利益的损害与侵占。特别对经营管理者,更加要严格要求,要带头奉献、不搞特殊。”

“此外,宝山村的实践也反复证明,只有一个战斗力、凝聚力强的村班子加强对各项工作的统筹,才能聚集发展合力。做强集体经济组织实力,带领村民共同致富。”贾正方强调,“最为关键的就是让党组织领导班子强大起来,锻炼一支肯吃苦、肯奉献、干实事的基层党员干部队伍。”

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顶着明星光环的宝山村受过创伤,如今又再次跃升。贾正方说,时代不断变化,“宝山模式”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而其不变的唯有改革创新,敢想敢干敢为人先。

新局/

坐标:新津民营经济博物馆

让民营经济从“扶起来”到“强起来”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程文雯

作为成都市新津区创新打造的人才引育品牌,不久前,“津津希望”企业上市培育工程首期专题培训班正式开班。首批组织民营企业家和企业高管,以及产业功能区、国有平台公司负责人赴深圳资本市场学院,到改革开放前沿“求取真经”。

这是一段历史在当下的延续——改革开放初期,新津作为我省首批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县,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谱写了民营经济阔步前行的篇章,涌现出以希望集团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民营企业,被誉为“民营经济发展的摇篮”。

今天,这段奋斗史浓缩进新津民营经济博物馆。这里不仅记录着曾经的辉煌,也承载着对未来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积极展望。

1982年,新津获得表彰的“万元户”。蔡盛秋摄

突破 敢为天下先

博物馆里,一份“申请停薪留职发展专业户”的报告尤其引人注意——1983年2月,写这份报告的陈育新放弃农业局的“铁饭碗”,毅然准备“回乡搞上半年”。

“下海”后的陈育新,和家里另外三兄弟——刘永言、刘永行和刘永好,创办起一家鹌鹑养殖场。而正是这家小小的养殖场,最终成长为我国民营经济领域赫赫有名的希望集团。

那个年代,这样敢想敢干的新津人不在少数。这片热土,也乘着开放和发展的东风,一路变迁。

1992年,省政府批复同意在新津设立希望城;1993年,新津又成为“四川省个体私营经济试验区”。一大批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快速生长……

2002年,川浙合作工业园区在新津设立,很快又吸引了一批浙商企业聚集;2006年10月,园区正式更名为四川新津工业园区,并被确定为省级开发区;2017年,一场以“产业功能区建设”为主题的变革成为成都经济发展主战场的重要脉络,作为成都66个产业功能区之一,园区有了符合新时代定位的新名字——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

“大家摸着石头过河,靠的就是敢想敢干。”新津区地方志编委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回顾新津民营经济发展史,不管如何变化,“敢为天下先”“勇闯险难关”的拼搏精神始终不变。

创新 再启新篇章

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新津全区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2.5%,占比位居成都各县(市、区)第一名;民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65.1%;民营企业税收贡献占全区税收总额的80%以上;纳税百强企业中,民营企业达79户。

经历了“扶起来”“富起来”,如今,新津要引领民营企业进一步“强起来”。

人才,是重中之重。“津津希望”企业上市培育工程的关键,正是培养一批适应当代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高端人才。据了解,该项目重点面向新津区上市后备企业或有意愿上市的企业,计划从2021年起,完成100名企业家、企业高管等资本市场培训,力争3至5年,助力新津新增上市挂牌企业30家左右,全区上市后备库企业达200家。

不止如此。2021年,新津还在原有政策基础上,优化推出了“民营经济十八条”2.0版本,进一步降低政策门槛,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更多举措中,“创新”成为最突出的关键词。新津明确,要打造创新载体、建设创新平台、开展创新活动……

本版撰稿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余如波 程文雯 吴亚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