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四川是一片富有红色基因、革命传统的热土。回望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征程,不乏川人的热血,不乏四川的贡献。坚定信念跟党走,传承红色基因、发扬奋斗精神,四川在新征程上不断创造新的业绩。

从数据看四川,一幅新时代治蜀兴川新画卷徐徐展开——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着力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不断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着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切实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着力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加快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川,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阔步迈向新征程。


☆发展新优势

●全省GDP

从2012年的2.39万亿元

增加到2020年的4.86万亿元

迈上两个万亿元台阶

●三次产业结构

由2012年的13.8∶52.8∶33.4

调整到2020年的11.4∶36.2∶52.4

●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

从2012年的48.9%

提高到2020年的60%

●2020年

全省电子信息等五大支柱产业的营业收入超过4万亿元,占全省规上工业的比重超过八成

数字经济总量约1.6万亿元,规模居西部第一

全省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到681.5万户,占市场主体总量的97.5%

民营经济增加值逾2.6万亿元,占全省经济比重达54.6%

●2018年,四川服务业增加值占比首次突破50%

2020年,服务业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2.5%


☆开放新姿态

●国际友城和友好合作关系达367对,数量居中西部第一

在川落户世界500强企业达364家,数量居西部第一

●成都国际班列

累计开行超过1.3万列

境外城市拓展至61个

打通了成都至欧洲最远城市的海铁联运通道

建立起一个以成都为主枢纽,西进欧洲、北上蒙俄、东联日韩、南拓东盟的成都国际班列线路网络和全球陆海货运配送体系

●1981年全省进出口总额约1亿美元

到2020年已突破1000亿美元,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实际利用外资达到100.6亿美元

●去年以来,川渝两地共同实施一系列重大项目,已签署240多个合作协议

●1990年,四川高速公路破“零”开建

截至2020年底,四川建成进出川大通道38条

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8000公里

全川21个市(州)实现政府所在地高速公路全覆盖

●截至目前

成都已开通国际(地区)客货运航线131条

国际航线开行总数居全国第四、中西部第一


☆幸福新指数

●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从2012年的43.5%

提高到2020年的55%

●2020年

全省现行标准下625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1150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

●每年办好一批民生实事

全省财政民生支出占比稳定在65%以上

●2012年到2020年

全省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9%、10.4%

快于经济年均增速

●2020年

四川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522元

比上年增长7.4%

●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2830.1万人

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3224.2万人

●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

80%以上的居民15分钟内能到达最近的医疗服务点

群众看病就医负担有效减轻

2020年个人卫生支出比重降至27.87%


☆文旅新名片

●2020年

全省实现旅游收入6500亿元

接待国内游客4.3亿人次

定点帮扶5县17乡24村全部脱贫摘帽

全年在建文旅重点项目414个

完成投资1564.8亿元

发行文旅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16.1亿元

新创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1个、示范项目2个

三星堆列入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首批创建名单

新增国家5A级旅游景区2家、4A级旅游景区15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5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3个,国家一级博物馆4家,天府旅游名县10个

●近年来

四川出台“1+1+2”文旅融合发展政策

提出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的目标

开展天府旅游名县创建活动

叫响“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文旅宣传名片

●到2022年

我省将基本构建起4个世界级文旅品牌

4个国家级文旅品牌

2个区域特色文旅品牌


☆生态新乐章

●全省森林覆盖率

从2012年的35.3%

提高到2020年的40%

●2020年

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达90.8%

出川断面水质全部达到优良标准

省人均碳排放在全国十个经济大省中最低

56.61%的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