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过去,才能更好地把握现在,走向未来。从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到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在一个个红色遗迹中,我们回望那一段段峥嵘岁月。从一个个感人肺腑的红色故事中,我们感受到共产党人勇往直前、不胜不休的精神,更感受到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重温红色记忆,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奋发前进的力量,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续写新的辉煌。

坐标: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

红色记忆:一座丰碑永续传承长征精神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登林

6月15日,阿坝州松潘县川主寺镇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阳光照耀下,红军长征纪念碑的亚金铜贴面碑身光芒闪动,如同在火中煅烧的金子。

不同于其他地区修建的纪念红军长征某一事件或某一战斗的纪念建筑,这座纪念碑是纪念红军长征胜利的总碑,具有象征意义。

1935年4月到1936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相继经过、留驻、转战阿坝州,停留16个月,经历了数十次大小战斗,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红军长征纪念碑矗立在这里,宛如一座路标,在见证雪山草地沧桑巨变的同时,更为我们指明方向。

千万公斤粮助红军翻雪山过草地

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座为汉白玉,下铺绿色水磨石,表现了红军翻雪山过草地的艰难历程;碑身为三角立柱体,每面上方镶嵌一颗红色五角星,象征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紧密团结,最终取得长征的胜利;碑顶,一位红军战士一手持鲜花,一手持步枪,双手高举,仿佛欢呼红军长征的胜利。

这胜利,是红军战士克服艰难险阻才换来的。据《红军长征在阿坝》记载,红军多次挑战了人类生存极限,翻越了人迹罕至、终年积雪的夹金山、达古山等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多座大雪山。

这胜利,也与阿坝州各族人民对红军的积极支援密不可分。

据记载,红军长征到阿坝州后,当地每天出动精壮劳动力5万人(次)以上支援红军;藏、羌等各族人民积极捐出粮食和牲畜等,总共支援红军粮食1000万公斤以上,各类牲畜20多万头;参加红军5000人以上,为红军长征和北上抗日付出了巨大代价和牺牲。

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雕塑 姜跃斌 摄

一张老照片记录“红色土司”的英雄故事

在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纪念馆中,陈列着一张照片和1985年由民政部颁发的《革命烈士证明书》。照片中的人叫安登榜,是电影《红色土司》的原型。

1933年,安登榜世袭父职,成为松潘县镇坪一带的羌人头领,后又被国民党任命为松潘县第六区区长。1934年冬季,因为反对国民党横征暴敛,带领群众抗捐抗税,安登榜被撤销区长职务并遭到国民政府追捕。

逃亡途中,安登榜在北川墩上遇到了红军。在党的少数民族政策和红军政策感召下,他毅然率众参加红军,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率众参加革命的少数民族领袖人物”。

那时,当地群众还不了解红军。精通藏、羌、汉各族语言的安登榜主动担任红军在各地的宣传工作,号召外出躲藏的群众返家生产;发动群众为红军筹粮、运粮,带路送信,协助红军组建儿童团、游击队;成立区、乡、村苏维埃政权。

1935年8月初,安登榜奉命随军北上。临行前,他给家人留下一床军用毛毯和一个军用水壶作为纪念,并告诉家人:“我们是有把握打胜仗的,不久就回来。”

但是,安登榜最终没能回来。在毛儿盖,他带领10多名战士外出筹粮时,被敌人残忍杀害。上世纪80年代,经四川省政府批准,安登榜被追认为革命烈士。而他投身红军、为革命事业奋斗牺牲的感人故事,至今仍流传在松潘人民的记忆里,融入波澜壮阔的长征历史。

坐标: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

2万余名将士长眠于此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钟帆

近日,一个来自湖北省地质局第五地质大队成都公司的参观团走进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

“中途下起暴雨,他们仍然坚持参观。到了集墓区,全体人员还都放下了雨伞,为烈士献花默哀。”这一幕,深深印在了讲解员康辉的记忆里。

这座位于通江县沙溪镇王坪村的陵园,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红军烈士陵园,也是唯一由红军亲手为牺牲战友修建的陵园。

1932年底,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离开鄂豫皖根据地,由陕南入川,建立了以通江县为核心的川陕革命根据地。随着战事加剧,1934年,红四方面军总医院迁驻到地势险要、易于掩护的王坪村。

由于医疗物资极为缺乏,大量重伤员因伤势恶化壮烈牺牲。后来不光棺材,甚至连基础的木料、竹席都渐渐不够用。“最后只好采取软埋,有7823名红军烈士被安葬一个墓穴之中。”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管理局局长薛元勋说。

1934年7月,为纪念牺牲的英烈,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修建烈士墓,也就是“红军烈士集墓”。

数十年来,陵园几度更名,2002年经民政部批准更名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2011年7月至2012年4月,通江县将散葬在全县23个乡镇的50处散葬烈士墓17225名红军烈士迁葬于此。如今,这里已有2万余名将士长眠。

“为什么我几十年都守护在陵园里?这就要从我的父亲说起……”6月16日下午2点,在红军烈士集墓前,腿脚不便的王建刚坐在一张小板凳上,为远道而来的游客讲述他家祖孙三代守护这片陵园的故事。这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今年特地为游客团开设的“微党课”之一。

薛元勋说,开设“微党课”,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团体游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希望来此的游客更深入地了解这段历史。

与往年相比,今年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游客人数呈现明显增长。“2019年,我们全年接待游客114.87万人次;2020年受疫情影响,接待了53.34万人次;今年截至6月15日,我们已接待84.7万人次。”薛元勋说。

坐标:旷继勋蓬溪起义遗址

昔日播下四川革命火种

而今这里传承红色基因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若晔

“欢迎来到‘中国工农红军四川第一路’的诞生地。”6月13日,正值端午假期,遂宁市蓬溪县大石镇牛角沟村村民唐春红忙着适应自己的新职业——旷继勋蓬溪起义遗址解说员。

蓬溪起义动员旧址。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王若晔 摄

那是一段牛角沟村人至今记忆深刻的历史。1929年6月29日,川军第七混成旅代旅长、共产党员旷继勋率领4000余名官兵在牛角沟村起义,树起了“中国工农红军四川第一路”的旗帜。与此同时,中共四川省委向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全川人民发布了《为江防军第七混成旅举行革命兵变的宣言》,四川各地纷纷响应,进行了一次在中共四川省委直接领导下的震惊全川的革命武装行动。

起义历时月余,行经12个县,从川中转战到川东北,其间先后建立了蓬溪和新政两个在四川乃至西南地区最早的县级苏维埃政府。这次起义,既打破了白色恐怖的危局,又极大地激励了全川人民,对四川革命形势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对其他革命根据地的开拓起到了支援与配合作用,在四川播下了革命火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2009年,旷继勋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为更好传承发扬红色基因,2019年,蓬溪县启动蓬溪起义遗址综合性保护开发。2020年8月,总投资1.5亿元的红色文化旅游项目正式启动,主要建设有牛角沟起义陈列馆、起义纪念碑、指挥部旧址等景点,旨在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的红色乡村旅游目的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青少年红色主题研学旅行基地等。

“群众很支持,主动捐出家里的镰刀、蓑衣等老物件,不少村民还到项目现场帮忙。”牛角沟村党支部书记王勇说,项目采取合资方式,让村集体有收益、村民有股份,村民还能在家门口就业。项目正式运营后,预计村民年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

蓬溪县已构建起旷继勋公园、中国红海、蓬南烈士陵园红色旅游经典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