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兰楠 文/图
3月31日,攀枝花市光解水制加氢项目建设启动暨氢能交通供需对接会举行,这标志着全国首个光解水制氢商业化项目正式启动建设,项目能直接利用太阳能将水分解获得氢气。
活动现场
该项目采用的“多面体钛酸锶聚光量子制氢氧电热一体化技术”,由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段东平科研团队主导研发。这项技术的商业化应用,标志着我国在绿氢制备领域实现了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创新。“光和水是这项光解水制氢技术的化工反应原料,在我们独有的复合催化材料的光电转换界面上,分区产出氧气和氢气。根据实验室检测数据,其氢气纯度可以达到99.8%、氧气纯度可以达到98.6%。”段东平说。
制氢实验演示装置
“项目不仅有突出的效益优势,还具备清洁、可再生、无污染、分布式、灵活性高的环保优势。”作为三家合资建设该项目的企业之一,攀枝花城建交通集团董事长陈曦介绍,项目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落地后将实现“三大跃升”,即:技术跃升,突破光能转化效率世界级难题,填补国内规模化光解制氢空白;产业跃升,首期200吨产线投产将带动万吨级制氢基地建设,三年内可形成年产1.2万吨绿氢的超大型产业集群;生态跃升,项目完全达产后,年减排二氧化碳48万吨,相当于新增3.5万亩森林碳汇。
液氢重卡
下一步,如何加快推进氢能产业示范城市建设?攀枝花市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市将以项目建设蓄积发展动能,推动东方电气、四川能投、国家电投、正氢科技等签约企业项目落地,促进氢燃料电池产线、氢能轻量化装备、“谷电+光伏”制氢等项目建设。将以链式思维打造产业集群,统筹氢能全要素、全链条发展,构建低成本、多元化的氢能储运体系,拓展氢能交通、冶金、化工、储能、发电等领域示范应用,推动制氢储氢加氢装备制造业发展。将以建圈强链构建产业生态,锚定氢能产业建圈强链目标,对照“产业图谱”和“四张清单”,建立氢气全生命周期安全监管体系。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