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年前的今天
1998年3月23日
歼-10成功首飞
中国因此成为
世界上第五个能自主研制
第三代战机的国家
中国人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争气机”
27年来
歼-10家族
不断突破、不断壮大
歼-10已成长为
中国战机的前辈
记录歼-10的影像
也越来越清晰
↓↓
“战机影像越来越清晰
是我们实力强大
具象化最好的表现!”
今天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
一起来了解歼-10的
传奇故事
↓↓
歼10的研制
创造了很多个第一
歼-10是我国军机研制史上,第一个由我国完全自行设计研制的第三代先进战斗机。它的研制,也创造了很多个第一的传奇——
·我国第一种采用国际先进水平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的战斗机
·我国第一种采用鸭翼布局的三角翼战斗机
·第一次开创边试飞边定型的先河
·第一次采用腹部进气道、气泡式座舱
·催生了我国第一个航空电子系统研究室
·我国第一次建立起了三代机研制体系
·首次开展了空中加油风洞试验
·完成了我国航空史上的第一架全尺寸金属样机
……
这一个又一个的第一,预示着歼-10注定是一款不平凡的传奇战机,这些传奇背后,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和汗水。
歼-10总设计师宋文骢
将生日改为3月23日
人们称歼-10为“争气机”,因为它的问世,标志着我国有了自主研制生产的第三代战机,我国的航空工业和空军力量建设从此走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关于歼-10的命运,有人说是在15分钟里决定的——
1982年2月,歼-10总设计师宋文骢应邀参加我国新一代战机研制方案评审论证会。原本他只是去“帮助参谋参谋”,却意外得到了15分钟的发言机会。就是这短短的一刻钟,他成功将一个保守的二代半飞机方案变成了新型先进三代飞机方案。
起初,很多人并不看好歼-10的设计。作为跨代战机,它采用的新技术超过60%。而按照国际惯例,研制新机时,新技术采用率一般只有30%。有人说,这是“五分钱想上长城,车票都买不起”。
在歼-10设计和研制过程中,起落架对于数控加工水平要求极高,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宋文骢告诫大家:“不要等,不要靠,也不要指望外国人会帮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歼-10的起落架流着我们自己的‘血液’。”
在将要迎来试飞的日子,工作人员又发现机身底下出现了3滴油。为了查明原因,宋文骢和技术人员花了12天时间检查,直至隐患消除。
歼-10首飞那天,在人群中,一头银发的宋文骢格外引人注目。那一天,一向稳重的宋文骢深情地看着试飞员雷强说:“飞机准备好了,就看你的了。”
歼-10总设计师宋文骢
雷强微笑着对宋文骢说:“就是摔,我也要把飞机摔在跑道上!我要让您知道,我们这些年的心血、努力,究竟是哪儿出了问题。”
歼-10首飞20分钟,表现非常完美。当这架浸透了无数航空人心血和汗水的战机平安落地的那一刻,大家激动万分。那一天,为了纪念歼-10首飞成功,宋文骢将自己的生日改为3月23日。
歼10系列飞机的研制成功,实现了从引进、消化吸收、改型研制到独立自主研制的跨越,使我国航空工业的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跨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带动了我国国防工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和进步,极大增强了国防科技工业的整体实力,对巩固国防、维护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具有重要意义。
“猛龙”奋飞上九天
风雨之中磨砺“鳞甲”
1998年3月23日
歼-10成功首飞
这一天注定会成为
载入史册的日子
我们
共同铭记
今天
一起祝歼-10
生日快乐
未来继续书写传奇
来源 | 中国军号
审核 | 陈鹏
编辑 | 董磊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