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在春季学期开展部署2025年“校园餐”管理重点任务,建立常态长效机制,全面查缺补漏,保障师生校园餐安全。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深化“校园餐”专项整治,重点围绕——
夯实中小学校主体责任,重点强化校长“第一责任人”意识;
紧盯食材采购、配送、查验、贮存、加工制作等关键环节,加强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严格执行经费管理制度,健全安全风险防控体系;
强化督学监督,畅通师生意见反映和投诉机制,推动中小学校普遍成立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强化家长监督作用;
保障体系重在充分到位,要持续加大学校食堂资金和设施设备投入,加强人员培训,推进学校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
完善应急预案,强化风险动态感知,一旦发生校园食品安全突发事件,要提级管理,高效稳妥处置,对相关人员严肃追责问责。
据了解,自2024年5月全国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全国各地共投入103亿元改善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达到98.5%。专项整治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采用食堂供餐的中小学校16.73万所,占比70.75%。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当家长的,每天最操心的就是孩子在学校吃得好不好。教育部这次下大力气整治校园餐,真的是太及时了!以后校长就是第一责任人,明确了责任主体,家长心里也踏实。希望这些措施能实实在在地落实下去。
校园餐不仅是吃饱,更要吃好!从食材采购到加工制作,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强化校长责任,引入家长监督机制,家校联手,守护舌尖安全。希望每一份校园餐都能让孩子们吃得放心、家长看得安心!
校园餐安全第一!
校园各项安全要达标
这几年校园食品安全问题时不时冒出来,这次教育部深化整治,明确责任、强化监督,出了事严肃追责,就是要给校园餐上“紧箍咒”,让孩子们吃得安心,这才是真正为下一代着想。
完善校园食品安全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