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刘佳 文/图

“通过视察,零距离感受到四川‘拼经济、惠民生、促发展’的强劲动能,我将以此为契机认真梳理视察成果,完善建议,为四川高质量发展贡献代表力量。”全国人大代表、自贡市沿滩区联络镇高滩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曾道群告诉记者。

2月17日至19日,省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在川全国人大代表深入成都市、资阳市、自贡市等地开展集中视察,深入了解四川重点项目和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情况,为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准备。

访项目

先进技术装备“保驾护航”

地下40多米的隧道里,直径14.5米、我国最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机“蜀安号”正稳步掘进,工作人员可通过智慧助手,实时监控掘进情况,提升地表沉降控制能力和盾构隧道控制精度。这是代表们在成渝中线高铁最长隧道蜀安隧道看到的情景。

成渝中线高铁项目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标志性项目。项目进展如何?代表们走进隧道2号盾构井、龙泉驿制梁场等地,详细了解高铁建设情况,也被各类数字化、智能化设备装备、技术手段所震撼。

“非常振奋,有这些先进技术和装备为建设‘保驾护航’,我们很有信心,期待高铁早日建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更多助力。”全国人大代表、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说。

看进度、听规划、问实效,代表们为高质量发展鼓与呼。

满载包裹的无人驾驶快递车平稳行驶在机动车道上,成为路上“最靓的仔”,乐森儿童智能机器人用各种“舞姿”吸引着参观者,款款都是出口“热销品”……在自贡百度阿波罗智行(西南)人工智能基础数据产业基地里,人工智能以这样的方式呈现在代表们眼前。自贡以数据标注产业为小切口进入人工智能新赛道,引进百度、腾讯、火山引擎等20余家数据标注企业在此打造人工智能基础数据产业基地,抢占未来发展“智”高点,得到代表们的充分肯定。

代表视察现场。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机遇,成为视察中代表们讨论的热点话题。“希望国家继续加大对科技创新研发投入的支持,加强对研发人员的关心和关爱,让他们甩开包袱、大胆创新,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全国人大代表、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唐利军说。

探产业

科技创新助力向“新”发展

从种植材料到综合治疗椅,从隐形矫治器到口内扫描仪……在位于资阳的中国牙谷科创园展示馆里,陈列着各种口腔系列产品。如今,这里汇聚了132户国内外知名企业,317个“资阳造”产品投放市场。得知“今年科创园入驻企业预计超过200户,将基本建成世界知名的‘产学研销医养’全产业链”,代表们连连赞叹。

口腔医疗器械产业集聚成势,战略性新兴产业向“新”发展。

在四川星河动力空间科技有限公司,代表们被“超导磁悬浮与电磁推进+运载火箭”的新一代商业航天电磁发射技术所吸引,这项技术可实现发射次数成倍增加、发射成本大幅下降。“近年来四川的航天产业发展很快,结构不断优化,很多关键技术取得了新的突破,作为航天一线的一员,我感到很自豪。”来自四川航天长征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的全国人大代表王林表示,将立足本职,制造出更优良的航天产品,为四川航天产业发展助力,为中国的航天事业添砖加瓦。

从资阳商业航天发射技术研究院到自贡航空产业园区,从川投(资阳)燃气发电有限公司到珈钠能源钠电正极材料生产基地项目,代表们感受到各地产业布局的精妙,也对产业集“链”成群发展充满期待:希望各地积极引进上下游、左右岸企业,形成龙头强、链条全的优势发展格局。

视察中代表们还注意到,民营企业负责人在介绍情况时,不约而同提到了刚刚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负责人们表示,这为民营企业吃下“定心丸”,看到了新时代民营经济发展的广阔前景和民营企业大显身手的舞台。代表们鼓励民营企业家们抢抓机遇,在政策的春风中大展拳脚,努力做强做优做大企业,取得更多高质量发展新成果。代表们同时表示,将进一步开展调研,了解企业需求和发展难题,针对性提出议案建议,助力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