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观察 廖诗雪

近日,在位于雅安市宝兴县穆坪镇的董土司山药养生面馆,老板董尘正为客人端上热腾腾的山药面。这里的山药面以宝兴特产的糯米山药为原料,深受食客喜爱。

山药面

董尘开面馆的初衷,源于对家乡宝兴山药的深厚情感。他回忆道,那时候没有榨汁机,做碗山药面非常麻烦,需要把地里新挖出来的山药去皮后蒸熟捣成泥,再用山药泥加水和面。正是这份对家乡味道的执着,促使董尘走上了种植山药、开发山药产品的道路。

2012年,董尘开始种植糯米山药,并成立了冷山有机山药种植合作社。经过多年发展,合作社种植面积达800亩,年产值600余万元。

不仅种植山药,董尘还致力于山药深加工。2020年,他注册品牌“董山真”,开始生产山药粉、山药片。随着产品销路畅通,他又开发了山药面,并开了面馆,推广宝兴山药。

近年来,宝兴县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发展壮大山药产业。截至2024年底,全县共种植山药10000亩,总产量4000余吨,农业总产值高达1亿元。2024年,“宝兴山药”更是成功入选《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进一步提升了宝兴高山有机山药的市场竞争力。

宝兴糯米山药

“今年我们将继续出台帮扶政策,扩大全县山药种植规模,继续在山药深加工上发力。”宝兴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鼓励企业研发山药精深加工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力争在2025年全县山药种植面积达到15000余亩,产值达1.5亿元,让山药成为宝兴农业支柱型产业,为全县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