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
全国各地已陆续进入
春灌春播季节
水利部全面部署
指导各级水利部门细化实化措施
统筹做好蓄水保水
水源调度
设施维养
用水管理
科学灌溉等工作
维护好供用水秩序
多地水利部门
提前谋划
科学调度
多措并举
提高灌溉水源保障能力
确保春灌期间输水安全顺畅
山西省
大禹渡灌区工作人员正在设置测控一体化闸门为农户开闸放水
当下,气温逐渐回升,正是小麦返青关键期。2月3日以来,山西省从南至北,夹马口、大禹渡、尊村、汾河、潇河等13处大中型灌区陆续开启春灌工作。截至2月21日,累计上水4291万立方米,灌溉面积达45万余亩,为今年夏粮丰产丰收打下良好基础。
为扎实开展春浇供水保障工作,全力保障全省灌区农业灌溉用水需求,山西省水利厅下发通知,要求各地抓好春灌保障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农业灌溉和项目建设“两手抓”。抓紧设施维护,补齐工程短板,全力服务春浇项目。合理调配水源,数字赋能科学灌溉,保障作物需水。提前分析研判,做好应急预案。完善保障机制,确保春浇安全顺利。严格用水管控,积极推进农业节水。加强宣传引导,树立节水观念、增强节水意识、提高有偿用水意识和节约用水的自觉性。
随着全省各大灌区陆续展开春灌,山西省水利厅将强化各项保障措施,加强水资源科学调度和灌溉用水过程管理,全力保障春灌用水安全和夏粮丰产丰收。
山东省
位山灌区三干渠下游的临清市金郝庄镇周庄村的麦田里,自动平移式喷灌机正在浇灌小麦
当下正值春耕备耕农业生产关键期,山东“抓早、抓实、抓细”,多措并举、统筹安排,全力保障春季农业生产用水需求。
提前动员部署。春节过后,山东省水利厅印发通知,对2025年春灌工作和春季抗旱准备工作作出全面动员部署,要求各地增强春灌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降水不足等旱情,规范春灌供用水秩序,全力保障春耕生产用水。
加强渠系运行管理。组织有春灌供水任务的大中型灌区维护干支渠道2127公里,清淤疏浚骨干渠系土方1050万立方米,对2922座水闸、泵站和渡槽等关键建筑物开展运行维护,确保渠系畅通、运行安全。
加大用水管理力度。指导灌区管理单位开展深入调查,准确掌握群众春灌用水需求,科学制定春灌计划,优化配置黄河水、雨洪水等多种水资源,充分利用水库、灌区等水利工程,合理安排用水时序,实现实时调度和精准管理。
截至2月中旬,山东省21处大中型灌区已启动春灌工作,累计引蓄水1.78亿立方米,累计覆盖面积146.09万亩。全省224处大中型灌区计划自2月中旬至5月底陆续开展春灌,计划引水42.74亿立方米、灌溉面积5400万亩,全力保障春季农业生产。
河南省
2月19日,河南浚县王庄镇高标准农田内,大型智能喷灌设备正在高效作业。人民网记者 王玉兴摄
河南省水利厅提早谋划部署,抢抓国家增发万亿特别国债政策机遇期窗口期,2024年共实施大中型灌区建设和改造项目82个,总投资84.11亿元。通过项目的实施,新增恢复灌溉面积178.31万亩,改善灌溉面积468.8万亩,在2025年的春灌中已初步发挥灌溉效益。
今年以来,全省平均降水量37.7毫米,较多年平均值(19.4毫米)偏多近1倍,土壤墒情整体良好,但有个别地区土壤表层轻度失墒。为满足冬小麦“返青水”灌溉需求,河南省水利厅强化春灌供水工作的组织保障,指导灌区制定供水计划,动态分析研判来水、需水、供水形势,细化水量分配方案,做到科学用水;组织灌区开展水利设施巡查排查,检修泵站、闸房等供水设备,疏浚渠系、沟道、管道等,畅通输水线路;协调河南黄河河务局,指导沿黄地市加大引黄水量,保障灌溉用水需求。截至目前,已有107处大中型灌区开闸引水,累计引水3.91亿立方米,累计灌溉面积251.94万亩次,累计补源面积48.25万亩次。其中14处大型、20处中型引黄灌区累计引水2.13亿立方米,累计灌溉面积117.77万亩次,累计补源面积37.36万亩次。
下一步,河南省水利厅将保持与农业农村、气象部门的沟通协调,根据雨水墒情变化和农作物用水需求,科学研判需水形势,精准调度水库可供水资源,加强灌区工程管理调度,库河连通、河渠调度,错峰灌溉、分时供水,提升输配水能力;同时密切关注黄河干流水情变化,适时增加引水流量,扎实做到多引远送,全力保障春灌用水需求。
四川省
武引灌区推进春灌设施提质增效,全力保障春灌供水
四川省秉持“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原则,积极推进重点水利项目建设,全面开展蓄水保水和岁修等工作,超前布局春灌工作。
全省各大型灌区提前研判今年春灌用水形势,科学制定2025年配水计划,积极协调上游来水,灵活运用“蓄、引、调、节”举措,储备充足水源,保障春灌用水,为农业生产筑牢根基,助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其中,都江堰灌区全力做好输水补蓄工作,并会同紫坪铺公司专题研究,强化岷江来水的组织和保障,加快向黑龙滩水库和鲁班水库的补水工作。武引灌区充分发挥水库蓄水保供核心作用,武都、沉抗、金峰三大水库总可用水量达2.53亿立方米,涪江上游来水持续补充,形成“库水+活水”双保险,可全面满足灌区育秧、大春栽插等用水高峰需求。玉溪河灌区优化水库电站的调度和水资源调配,做好辖区内水库囤蓄工作,水利工程蓄水量5740万立方米,蓄水量能满足春灌保栽种植面积所需水量。
陕西省
交口抽渭灌区渠首引水枢纽改造项目现场
随着立春后气温回升,陕西省渭北及关中局地出现旱情。为确保越冬作物喝上第一口水,陕西省水利厅积极组织各地市及各灌区提前安排部署,主动应对旱情,最大限度保障农作物灌溉用水需求。
各地提前做好机电设备、工程设施的维修保养和隐患排查,全面消除隐患。认真做好土壤墒情研判分析,加快灌区改造工程建设,及时开闸引水灌溉。积极推行灌溉用水“精细化”管理,合理制定灌溉用水计划,严格执行用水申报制度,最大程度保持灌区内用水平衡。持续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做好水价流动公示,落实双标尺一计量一监督、超定额累进加价等制度,让群众明白用水,放心交费。充分发挥基层水利服务机构作用,优化灌溉制度,指导群众科学灌溉、节水灌溉,提升灌溉精细化水平,杜绝行水过程中的跑冒滴漏。强化节约用水,积极推广以小畦灌溉为主的大田节水灌溉技术,提升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加大工程设施,特别是事故多发地段及重要部位巡查巡护力度,严格控制渠道运行水位,通过张贴“行水公告”、散发传单、社区村组微信群等,向沿渠村庄、学校、单位做好宣传,确保各级渠道设施和人员安全。
截至2月15日,陕西省各大中小灌区斗口引水量4361万立方米,灌溉面积65万亩次。
来源:山西省水利厅、山东省水利厅、河南省水利厅、四川省水利厅、陕西省水利厅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