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观察 万可枫 川观新闻记者 王攀

2月21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绵虒镇沙排村登干河坝一片绿意盎然,林间潺潺流水,与鸟鸣声交相辉映。其实,直到去年,这里的山水虫鸟,还没有如今这般和谐。

“这里曾是正河一级水电站的旧址。”绵虒镇副镇长樊玉文介绍,水电站位于大熊猫国家公园汶川片区一般控制区内。此前,水电站为满足当地村民的用电需求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几年,随着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步伐的加快,汶川县把大熊猫保护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为给大熊猫等野生动物提供更好的栖息环境,汶川县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大熊猫国家公园汶川片区小水电退出总体工作方案》《汶川县大熊猫国家公园小水电清理退出攻坚工作方案》等相关文件,有计划逐步清退县内7座小水电。正河一级水电站就是其中之一。

大熊猫国家公园苍山叠翠。 汶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去年,正河一级水电站开启生态修复工程。当地不仅恢复了河流自然流态、受损河岸,而且还种植了适宜本地生长的植被等。随着小水电站的关停,一些消失的自然景观渐渐恢复,且水体自净能力增强,污染物滞留减少,水质得到了大幅改善。

“电站拆除之后,噪音和人类活动都减少了。村民们还能看见獐子、红腹锦鸡以及小熊猫下山来饮水。”樊玉文说。

截至目前,汶川县内5座水电站已完成销号。与登干河坝相似,这些地方如今已绿草成茵,树木郁郁葱葱,已几乎看不出旧水电站厂房的痕迹。

从县域高质量发展来看,位于岷江上游的汶川,近年来正大力打造“康养汶川”品牌。“清退小水电站,还大自然良好生态,有利于野外大熊猫繁衍生息,推动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建设。同时,生态修复后的和谐自然环境,也能够促进汶川康养产业的健康发展。”汶川县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沈仕奇介绍。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为重点,推进生态修复,并加强与环保部门的合作,定期对修复区域进行跟踪监测,确保生态修复效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沈仕奇表示,同时还将探索和推广可持续发展的替代能源项目,如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项目,以进一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