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佳君
在川西坝子聚源镇三星村,有我日思夜想的老家。那是个巴适得板的地方,一草一木都藏着我小时候的点点滴滴。屋头那座穿斗结构的青瓦房,门前有一片绿幽幽的竹林,竹林边上,立着一棵粗壮高大的柚子树,那可是我们家的“摇钱树”,承载着一家人的生计与希望。
这棵柚子树,在我们一家人的精心照料下,长得那叫一个枝繁叶茂。父亲对待它,就像对待自家幺儿一样,关怀备至。春天一到,父亲就开始忙活起来,从猪圈里一担一担地挑出农家肥,那肥料的味道,简直不摆了,熏得人直捂鼻子。可父亲却像没闻到一样,在柚子树树根周围小心翼翼地挖上几个小坑,把肥料均匀地撒进去,再轻轻盖上土,嘴里还念叨着:“乖乖,多吃点,快快长。”
夏天,柚子树的枝叶愈发浓密,活脱脱一把巨大的遮阳伞,为我们挡住了烈日的暴晒。不过,这时候各种害虫也开始猖獗起来。父亲每天都要围着柚子树转好几圈,眼睛瞪得像铜铃,仔细检查每一片叶子。一旦发现有虫子,他二话不说,直接上手就捉。有时候,他还会自制一些驱虫药水,那味道,比肥料味还冲,喷完之后,父亲整个人都被那股味道笼罩着,可他完全不在乎,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保护好柚子树。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秋天,这可是收获的季节。柚子树就像个慷慨的大款,每年都结出一百多个金黄的柚子。那些柚子挂满枝头,沉甸甸的,把树枝都压弯了,就像一个个调皮的娃娃,在秋风里荡着秋千。每一个柚子都圆滚滚、胖乎乎的,表皮泛着诱人的光泽,凑近一闻,那股清香直沁心脾,让人忍不住流口水。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这棵柚子树就是我们家的命根子。奶奶总是笑眯眯地说:“这棵柚子树啊,就是我们家的财神爷,靠着它,我们的日子才有盼头。”每到柚子成熟的时候,奶奶就会扯着嗓子对着我的父亲喊:“清龙,把柚子摘下来,找个机会,运到城里去卖咯。”
父亲卖柚子的经历,那真叫一个艰难。那时候,还在抓“投机倒把”,所以父亲每次进城卖柚子,都跟做贼似的。他总是等大家都睡熟了,才轻手轻脚地起床,借着微弱的月光,把柚子搬到院子里。那柚子重得很,一筐就有一百多斤,父亲搬起来的时候,脸涨得通红,嘴里还时不时发出“嘿哟嘿哟”的声音,可他的动作却轻得像猫走路,生怕弄出一点声响。
准备好一切后,父亲挑起两筐柚子,沿着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一步一步地向灌县城里走去。月光洒在他身上,拉出一道长长的影子,显得格外孤独。小路坑洼不平,有的地方还有积水,父亲走得小心翼翼,深一脚浅一脚,生怕摔个狗啃泥,把柚子摔坏了。他的额头上布满了汗珠,顺着脸颊不停地往下滴,他也顾不上擦,一门心思只想着快点进城把柚子卖出去。
到了城里,父亲不敢去热闹的集市,只能在那些偏僻的小巷子里转悠。他的声音压得很低,就像怕被人听到似的:“卖柚子咯,又大又甜的柚子!”那时候,城里的灯光昏暗得很,街道上冷冷清清,没几个人走动。父亲就这样一家一家地问过去,有没有人要买柚子。有时候,好不容易碰到一个顾客,父亲的眼睛立马就亮了起来,就像看到了救星一样。
顾客会仔细地打量着柚子,闻了又闻,然后问:“你这柚子咋卖?”父亲有些紧张地回答:“不贵不贵,五分钱一个。”在那个年代,五分钱能买不少东西呢,比如一根冰棍、一块糖果、一个馒头。可即便这样,还是有人会讨价还价。有一次,一个顾客说:“你这柚子太贵咯,便宜点嘛。”父亲连忙解释:“真的不能再便宜咯,这已经是最低价咯。”顾客却不依不饶:“你不便宜,我就不买咯。”父亲犹豫了一下,看着筐里的柚子,心里想着:这一单要是做不成,可就亏大了。于是他咬咬牙说:“那好吧,四分钱一个,不能再少咯。”顾客这才满意地点点头:“好嘛,给我来三个。”父亲这才松了一口气,连忙给顾客递上柚子,递过去的时候还不忘叮嘱一句:“慢走哈,要是好吃,明年再买。”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交易都这么顺利。有一次,几个年轻人看到父亲的柚子,就想占便宜。他们故意找茬,说柚子不新鲜,价格又贵。父亲耐心地解释:“这些柚子都是刚从树上摘下来的,新鲜得很。”可他们根本不听,还威胁说:“你要是不便宜,我们就去举报你,说你搞投机倒把。”父亲听了,心里害怕极了,但还是硬着头皮说:“这已经是最低价咯,真的不能再少咯。”那些年轻人见父亲不肯让步,真的威胁着要去举报,然后大笑着扬长而去。父亲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心里既无奈又难过,感觉自己就像掉进了冰窟窿里,拔凉拔凉的。
尽管卖柚子的过程充满了艰辛和委屈,但父亲从来没有放弃过。他知道,这些柚子是家里一年的指望,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他都要把它们卖出去。卖了柚子,买了必要的盐、油外,我们四姊妹每人还可买双过冬的解放胶鞋。
后来,我们乡下来了知青。这些城里来的娃娃,对乡下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尤其是我家那棵柚子树。一到柚子成熟的季节,那股诱人的香气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飘进了知青们的宿舍,引得他们心里直痒痒。
“这些城里娃娃总来偷柚子。”奶奶每次说起,脸上总是带着一丝无奈的笑容。其实,奶奶心里也明白,这些知青娃娃远离家乡,生活不容易,偶尔犯点小错,也能理解。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老知青彭耕深带着几个新知青,悄悄地潜入了我家的院子。他们就像一群小老鼠,蹑手蹑脚地朝着柚子树走去。那棵柚子树又高又大,他们爬起来可费劲了。彭耕深双手抱住树干,脚使劲往上蹬,可试了好几次都没爬上去,急得他直冒汗。旁边的新知青在下面小声地催促着:“快点嘛,彭哥,等会儿被发现咯。”彭耕深喘着粗气说:“莫慌莫慌,这树太滑咯。”
就在他们折腾得正起劲的时候,奶奶坐在堂屋门外,其实早就发现了他们。奶奶并没有声张,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像往常一样打着盹。奶奶心里想着:这些娃娃,肯定是嘴馋了,就让他们摘几个吧。
后来,每到柚子熟了的年月,柚子树下就会不经意地放着一架梯子。知青们看到梯子,就知道是奶奶默许他们来摘柚子了。他们轻手轻脚地爬上梯子,小心翼翼地摘着柚子,嘴里还不时发出兴奋的小声嘀咕:“哇,这个柚子好大好甜。”
等知青们摘了柚子,安全下树后,奶奶才会轻轻地咳嗽几声。这一咳嗽,可把彭耕深他们吓得不轻,就像被猫追的老鼠一样,风一样地逃跑了。每次看到他们狼狈的样子,奶奶都会忍不住笑出声来。
还有一次,村里的几个小孩子看到我家的柚子,也忍不住想要尝一尝。可是他们不敢像知青那样翻墙进去,就找了根长长的竹竿,远远地站在路边,对着柚子树一顿乱砸。只听见“噼里啪啦”一阵响,柚子没砸下来几个,倒是把柚子树的树枝砸断了不少。奶奶听到动静后,连忙走了出来。她看着那些小孩子,并没有生气,而是温和地说:“娃儿些,你们想吃柚子就跟奶奶说,莫用竹竿砸,这样会把柚子树砸坏咯。”说完,奶奶就从屋里拿出几个柚子,分给那些小孩子吃。那些小孩子吃了柚子,脸上乐开了花,拍着胸脯向奶奶保证:“奶奶,我们以后再也不砸柚子树咯。”
奶奶总是教育我们,要宽容待人,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她常说:“人活在世上,哪个还没个难处嘛?能帮一把是一把。”在奶奶的影响下,我们全家都学会了善良和宽容。
那些曾经偷过我们家柚子的人,在父亲和奶奶的宽容下,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知青们后来不仅不再偷柚子,还经常来帮我们家干农活。虽然干起活来笨手笨脚的,但他们都很努力。有时候,他们还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城里的特产和小礼物,比如糖果、饼干、好看的手帕。我们和他们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好,村子里的氛围变得更加和谐融洽了。
很多年以后,奶奶去世了。彭耕深他们得知这个消息后,都从四面八方赶了回来。他们站在奶奶的坟前,眼里满是泪水。彭耕深哽咽着说:“我们今天才晓得,当年奶奶对我们有好大的善意。那时候我们不懂事,总是偷她家的柚子,她不但没怪我们,还处处照顾我们。”从那以后,他们年年都会回乡下为奶奶上坟。每次来,他们都会带上一束鲜花,在奶奶的坟前坐很久,回忆着当年在乡下的点点滴滴。彭耕深他们说:柚子是乡下善良的拳头,敲打着他们成长。
那棵柚子树,依然每年都会结出丰硕的果实。它见证了我们家的艰辛与不易,也见证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善良。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它就像一个温暖的港湾,给予我们希望和力量。每当我想起家乡的那棵柚子树,心中就充满了温暖和感动,它是我心中永远的牵挂,也是我对家乡最深的眷恋。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