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媛 陶敏 李卓 川观新闻记者 袁城霖
截至2月17日,普光气田陆相致密气产量累计突破1亿立方米,这是气田打造资源接替新阵地和推动天然气增储上产取得的重要成果。
陆相天然气主要包括致密气、页岩气。据测算,普光气田陆相致密气、页岩气资源量之和,接近海相天然气已探明储量的2倍。
为拓展增储上产新阵地,近年来,普光气田从海相天然气主力储层向上“筛查”,向陆相领域挺进。
普光气田陆相致密气的主要生产层位渗透性差,产能低。由于储层改造需求,气井入井液量较大,但产能较低,如何提高气井携液能力、避免井筒积液成为致密气开发面临的重要难题。
面对这一挑战,普光气田研究气井生产规律,开展理论分析,掌握了气井积液机理及排液理论,并建立了气井携液图版和积液预警机制,明确了最佳排液时机。通过广泛的调研和技术交流,技术人员吸取了排液采气的成熟经验,先后引入了放喷排液、泡沫排液等多项排采技术,在普陆8井、老君2井等多口气井成功应用,有效提高开井时率,释放气井产能。
技术人员还因地制宜进行个性化定制,建立了井筒积液“一井一策”管理制度,早期采用放喷排液,中期实施“泡沫排液+邻井气举”,末期进行增压气举排液,形成了涵盖不同生产阶段的全生命周期排液对策。这一系列措施显著提高了气井的携液能力,确保了稳定生产,为下一步的大规模效益开发奠定了技术基础。
下一步,普光气田将全力推进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一体化,加快致密气先导试验评价,持续迭代提升开发技术,完善气井全生命周期排采工艺,建优增储上产新阵地,夯实气田长效发展根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