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刘佳

近日,成都一女子发视频说:母亲被青羊区一菜市场的理疗店诱导充值消费了84万元,金额来源包括父亲的抚恤金,母亲的退休金,以及借亲戚的几十万元,相当于自家全部积蓄。女子称自己是过年回家才知道母亲被骗的,母亲是一名60多岁的退休留守老人,“父亲前两年病逝后,母亲一直一个人生活。”得知母亲被骗后,她去找理疗店交涉,要求退钱,但却被对方拒绝,无奈之下选择发视频控诉不良商家,并提醒大家多关心留守老人。

2月20日,川观新闻记者致电成都市青羊区市场监管局,该局回应,事件正在调查核实中。

抓住老年人对健康的需求,不断诱导消费者充值消费各类名目繁多的服务项目,此类消费投诉不少。去年,成都市消委会就曾接到过类似消费投诉。

73岁的李女士因长年体弱多病,经常在成都市龙泉驿区大面街道蓉源堂足浴店接受按摩理疗服务,2022年5月至2024年3月,共向该店充值金额177866.87元。自2023年10月10日起,李女士多次向足浴店工作人员表示,对服务项目体验不佳,身体感受不舒服且价格过高,觉得受骗,要求足浴店退款赔偿。在要求退费无果后,李女士于2024年4月25日向成都市消委会投诉维权,要求退还全部费用。

据成都市消委会调查,蓉源堂足浴店和成都蓉源堂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此前的法定代表人为于某某,已经无法联系。目前蓉源堂足浴店已经转让给了赵某某,双方签订了转让协议。赵某某辩解称:自己接手蓉源堂足浴店后,只收取了李女士1280元的单次全身经络疏通服务费和一笔735元的订金,自己没有退费责任,“退费的问题只能找前公司。”

据了解,两年时间里,李女士的消费涉及多主体收费,也给维权增加了难度。经市场监管部门调查核实,蓉源堂足浴店为个体工商户,李女士在此店消费期间实际共有3任经营者,分别是于某某、刘某某和现经营者赵某某。李女士请求法院判决蓉源堂足浴店退还服务费用177866.87元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3000元,共计180866.87元;厚禄坊保健部、赵某某对上诉诉求承担连带责任;诉讼费用由三被告承担。今年1月15日,经法院主持调解,当事人自愿达成如下协议:被告蓉源堂足浴店、厚禄坊保健服务部、赵某某共同退还原告李女士服务费6.35万元,分四次付清。

“本案所反映的以健康管理为幌子,提供天价艾灸、理疗、排毒类保健服务,虚假宣传、夸大效果或设置陷阱,诱导消费者不断充值的经营行为屡见不鲜。”成都市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认为,此类经营者往往利用老年人孤独、中年妇女怕老爱美等特点,抓住老年人对身体健康的需求,运用心理战术不断诱导消费者充值消费各类名目繁多、效果模糊的服务项目,还未消费完一个项目又同时诱导充值其他项目,导致消费者陷入源源不断充值的恶性循环之中,部分消费者无力承受想要解除合同时才发现,又掉入经营者预先设置的“低折扣消费,退费就高原价”的困境之中。

消费专家指出,近几年,我国老年人口规模持续扩大,日益崛起的“银发经济”显示出强劲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消费需求呈现多元化和个性化特征。同时,老年消费陷阱花样翻新,从常见的会销老年保健品、医疗器械,到老年课程学习提升、高端的定制旅游、旅居养老、养老公寓高息返现等新型的消费问题不断产生。在加强对养老、养生、保健等机构的监管与规制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对老年人群体及其家人的普法宣传,以案说法,警示老年人在消费时要慎之又慎。

为此,省消委会提醒老年消费者及其家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不要听信不良商家的虚假宣传,避免盲目消费。特别提醒家庭晚辈给予老人物质关爱的同时,更要多关注老人的精神生活。在帮助老年人提高法律意识的同时,社会更应对老年人身心健康多加关注,更多关心老年人的需求所在,才能有效减少侵害老年群体消费权益案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