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辽宁实现全面振兴提供坚实支撑,辽宁省人社厅出台19条措施,加强人社领域一揽子政策供给,用好吸纳就业补贴、社会保险降费率等惠企减负政策“工具包”,支持加快建设22个重点产业集群。
一是实施针对性用工保障。聚焦产业集群等重大项目、重点企业用工需求,深入开展“春暖辽沈·兴企护航”保用工促就业助振兴攻坚行动,持续开展专场招聘、校企对接合作、跨域劳务对接等定制化服务,帮助解决用工缺口。依托就业公共服务信息系统,及时发布岗位需求信息,提供直播带岗、职业指导、岗位推荐等服务,促进人岗匹配。建立“一对一”“专员式”联系服务机制,人社系统干部职工全覆盖服务辖区内重点企业,精准掌握用工需求情况,健全企业缺工快速响应、精准匹配机制。支持中小微企业在保障员工合法权益基础上开展用工余缺调剂合作。
二是提供高质量人才供给。按季度发布重点产业人才和急需紧缺职业(工种)需求目录,深入开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对接服务重点企业、园区活动。在有关人才选拔评价项目推荐中,向产业集群人才倾斜。持续开展“双一流”高校学子“辽宁行”和“一圈一带两区行”等活动,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全面推进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
三是支持高水平科技创新。支持企业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鼓励和支持企业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人才到企业开展项目合作、兼职创新等活动,支持离岗创办科技型企业。优化企业人才评价机制,支持各地围绕特色产业、重点产业链设立特色职称评审专业,开展专项评审。对在产业集群内取得重大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突破、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人才,可破格申报或直接认定高级职称。
本期编辑:张子璇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