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江芸涵

2月17日,全省多数中小学开启春季学期,部分高校也迎来了新学期。川观新闻记者梳理发现,保障体育活动时间、新高考招生考试和录取等多项教育新规开始实施,这些变化与校园生活息息相关。

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

1月下旬,四川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确保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两小时的通知》。通知要求,2025年春季学期开学后,我省将全面实施“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并接受师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通知明确,“2小时”可以包括体育课、课间活动、课后服务、校外体育活动四个方面。我省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2小时,可由1节体育与健康课、1个大课间及课间活动、1次体育锻炼的课后服务等时间组成。当天没有体育课的高中阶段学生,除参加大课间活动以外,学校要于课后统筹安排该部分学生参加不低于1小时的体育锻炼。

寄宿制学生,应当保证每天校园内体育活动总时长不低于2小时。走读或不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可以在校内参加体育课及大课间活动的基础上,结合校外体育活动、体育家庭作业等保证总时长不低于2小时。

新高考采用院校专业组方式设置志愿

1月下旬,《四川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和录取工作实施方案》对外公布,明确了新高考的考试时间和科目安排、志愿设置、划线办法、录取方式等。

我省普通高考实行“3+1+2”模式。其中,“3”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1+2”为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1”为首选科目,考生从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自主选择1门;“2”为再选科目,考生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自主选择2门。

我省普通高校招生类别分为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普通类招生计划按照首选物理、历史科目组合分别编制,艺术类和体育类招生计划统一按艺术类或体育类编制,不分首选物理、历史科目组合。招生录取分为本科、高职(专科)两个阶段,按类别分批次进行,采用院校专业组方式设置志愿,分为顺序志愿、平行志愿两种模式。

十条措施办好管好中小学校“校园餐”

1月中旬,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通知,针对中小学校“校园餐”常态长效治理,从责任落实、工作机制、经费投入、公益属性、经营管理、财务管理、激励和培训、智慧监管、师生同餐、监督约束等方面明确具体措施,巩固“校园餐”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成果,真正把中小学校“校园餐”办好管好,让师生、家长和社会满意。

通知指出,各地要做好“校园餐”经费保障工作,营养膳食补助资金及向学生收取的伙食费,不得用于基础建设、教职工福利、学校招待、平衡预算等非“校园餐”开支。要坚持食堂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原则,高中阶段学校食堂对外承包(委托)经营的,不得收取或者变相收取管理费、承包费、租赁费,食堂、档口不得转包分包。各地要建立健全中小学校食堂管理和食品安全奖惩制度,出台中小学校食堂人员管理的激励政策,鼓励中小学优先聘用有意愿有能力且符合条件的学生家长从事中小学校食堂工作。中小学校要严格落实师生同餐制度,确保同食材同质量、同菜品同价格,不得侵占学生利益;要成立校园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

严肃及时处理人籍分离、空挂学籍等问题

1月3日,教育部印发修订版《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对跨省转学、省内转学等学籍变动条件做了细化规范,明确要求进一步简化跨省转学材料,实现跨省转学“一网通办”。《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办法》明确了学籍、学籍信息、学籍管理、学籍档案的定义,对学籍信息、学籍管理、学籍档案做出了类型划分,并单独设立“保障措施”一章,对学籍管理保障条件、学籍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做出明确规定。

《办法》明确,学生学籍号由国家学籍系统按照有关规则自动生成并分配,一人一号,终身不变。对于空挂学籍、人籍分离、重复学籍等问题,《办法》要求,学校应当至少每学期核准一次学生学籍,确保人籍一致、学籍变动手续完备、学生基础学籍信息和学籍变动信息准确;严肃、及时处理检查中发现的人籍分离、空挂学籍等问题。

以下情形将不被授予学位或撤销学位

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正式实施。这是自198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以来,我国学位法律制度的首次全面修订,新颁布的学位法明确了学位授予单位不授予学位或者撤销学位的具体情形等。

学位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学位申请人、学位获得者在攻读该学位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学位评定委员会决议,学位授予单位不授予学位或者撤销学位:

学位论文或者实践成果被认定为存在代写、剽窃、伪造等学术不端行为;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的入学资格,或者以其他非法手段取得入学资格、毕业证书;攻读期间存在依法不应当授予学位的其他严重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