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扎根人民和大地,书写新时代气象。2025年1月17—19日,由四川日报社主办,川观新闻、成都市文联协办,川观新闻文化频道、金牛区文联、金牛区融媒体中心、金牛城投集团交子文化公司、五粮液、成都高新文创传媒有限公司、四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的2023年度川观文学奖颁奖典礼在成都举行。18日上午,数十位参加活动的作家和诗人们,前往成都市金牛区工人村、成都凤栖博物馆、中海信(成都)新质产业城等地采风,近距离、多视角、沉浸式地领略根植在金牛街巷中的文化底蕴与城市气质。川观新闻人文频道特选发部分采风作品,以飨读者。

1月18日,作家诗人们在金牛区工人村采风。金牛融媒体中心供图

彭家河

“专征箫鼓向秦川,金牛道上车千乘。斜谷云深起画楼,散关月落开妆镜……”

我常常遥想这烈烈旌旗去向何方。

当一次次经剑门关、上亭铺、白马关、天回镇到驷马桥时,我才发现,自己循沿的竟是金牛道,是金牛道南端的最后一段。

我一直以为自己抵达的是成都,其实只是金牛,成都西北的金牛区境。金牛区是金牛道的终点,也是起点。南下的是终点,北上的是起点。秦朝张仪、司马错站在金牛道的终点,也就站在了古蜀国的终点。从此,作为金牛道南端的起点,也就成了司马相如去复来去的蜀郡、诸葛亮出师表里的益州、刘惮乐而不思的蜀、王建孟知祥短暂经营的前后蜀、川军披死字旗共赴国难辞别的四川……作为金牛道南端终点的成都,这里迎来过从长安起驾的李唐两帝、以锦城为家的杜甫、为梅花而醉似泥的陆游、筑税牛广保存至今的张大千……北上南下,有多少功成名就,就有多少身败名裂。金牛坝不以成败论英雄,南来北往还是去留停歇的,都是客人,也是主人,金牛坝都一一将他们的脚印精心保存,压紧夯实为深厚稳固的地基底蕴,为国际大都会撑起一片摩天大厦、山水园林,为一个崭新时代展示成都创造的万千气象。

李白说,家乡好啊,草树云山如锦绣,万户千门入画图。但远不仅如些,不过,只需看看天府艺术公园就已经足够。那湖碧水,就是一整匹流光溢彩的蜀锦,微风中,天光云影、楼堂馆舍从水幕中升起,仿佛李白未曾想像到的未来在蜀道的起点打开,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如今真实地展示在诗人一千三百年后的故国。湖边的美术馆如莲花绽放,人文艺术图书馆似西岭雪霁,川剧艺术博物馆承袭汉风唐韵。花木掩映,水环桥连,是小了的巴山蜀水;智能数控,前沿技术,是高新的科创展区。不需见名家珍品密如麻,不需见馆藏图书垒如山,不需见剧中人说剧中事,不需见游人如织柳如眉,只需在湖边坐坐,吹吹风,看看云,就足以让人恨不生在锦城西。万事开头难,金牛平坦,蜀道难也就无足轻重了,此后的必定是坦途大道。君不见,金牛古道不夜天,车水马龙花满街,君不见,太白重回凋朱颜,只羡蓉飘不羡仙。

在迎桂湖边,其实最吸引我的是美术馆前高达五米的白衣巨人,这三名青年男子身无长物,目光坚定,右拳左掌,大步流星,迈向自己的前方。不带行装,没有牵挂,只有一颗年青的心和不变的方向,前方即使荆棘重重,脚下的路也都是康庄大道。日渐老去的我也学着这三名青年永远快进的姿态,也跟着迈步向前。三人为众,这三名青年雕像在湖边日夜阔步前行的身影,给我们多少鼓舞和启示,身后就是金牛道,是重蹈旧辙还是开创前行?他们都选择了自己的远方,即使面前就是深渊薄冰,但对于先行者,脚下永远都有路。是的,此地湖水如锦,对于勇猛精进者,前面唯一的就是锦绣前程。

窥一园而见一城,居一隅以观天下,向四方且达山海。以金牛坝为起点的道路,历久弥新的是金牛古道,面向未来的是金光大道。

那么,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