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自上映以来,票房突破90亿元,再次创造中国电影影史票房纪录。这部“成都造”电影不仅展现了四川动漫产业的蓬勃生命力,也为四川文创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如何讲好中国传统文化故事,进一步做活文旅资源,抢占文产发展高地?本期天府新论刊发五篇评论文章,对此进行分析评述。
川观新闻评论员 邓也
当前,“四川造”电影《哪吒2》正以破竹之势掀起一场文化飓风。全世界见证了中国动画工业和传统文化故事爆发出超越文化壁垒的惊人能量。
《哪吒2》的全球火爆出圈,不仅是中国文化产业的里程碑,更为如何讲好中国文化故事提供了多维度的启示。通过技术革新、文化内核重构、全球化传播等路径,《哪吒之魔童闹海》在保留传统文化辨识度的同时赋予现代价值观的解读,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语境下的蓬勃生命力。
中国从来不缺古老神秘、天马行空、精彩绝伦的传统文化故事,特别是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嫦娥奔月、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八仙过海等脍炙人口的神话故事,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从小听到大的精神食粮,启迪心灵和智慧,升华情感和情操。巴蜀大地更是神话故事的高产地,相传哪吒在宜宾市翠屏区原南广镇陈塘关出生,太乙真人在绵阳江油的乾元山金光洞得道飞升,二郎神起源于四川灌县(今四川都江堰市)由治水英雄崇拜而衍化的泛水神信仰,白素贞在青城山修炼成仙……此外,女娲补天、大禹治水、嫘祖始蚕等神话传说也与四川息息相关,体现了天府之国深厚的文化底蕴。
随着快速发展的技术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深度融合,中国已具有讲好传统神话故事的能力。去年8月,首个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横空出世,美轮美奂的画面和跌宕起伏的剧情震惊世界。游戏的全球畅销也掀起了全球读原著热潮,《西游记》一夜成为亚马逊热门书籍,在很多国家卖断了货。“悟空”通过虚幻引擎5技术,将中国传统建筑榫卯结构数字化建模,创造出独特的东方魔幻美学;“哪吒”利用AI动作捕捉和GPU渲染技术,将敦煌壁画动态化呈现,赋予传统文化符号数字新生。虽然是讲故事,但也需要依靠关键技术的突破提升视觉表现力和感染力,让故事以更直观、沉浸的方式直抵观众内心。
守正创新赋予传统神话故事的现代表达需要。《哪吒2》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电影语言相结合,既保留中国元素的精髓,又融入大众化和国际化的表达方式。电影中的服饰、法宝、建筑风格等处处彰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巧妙融入的四川方言、三星堆青铜器元素、川西民居飞檐设计理念等四川元素令人倍感亲切。当传统文化真正融入现代产品,中国故事才能真正实现从“文化输出”到“文明对话”的跃迁。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将中国传统神话升华为全球共享的精神资源,将是更大的命题和任务。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哪吒2》的成功不仅是中国电影产业的一次出圈,更是中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一次突破。其充分证明,我们有好故事,能够讲好中国故事,并可以让这些故事在全球范围内获得认可、引发共鸣。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日益成熟,以及成熟地通过现代叙事激活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悟空”“哪吒”之后,又会轮到哪位神仙“出圈”呢?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传统文化,要去其糟粕,汲取精华。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
电影里融入四川方言、三星堆元素,这创意太绝了,一点不违和还特有意思
以前总觉得传统文化离我们有点远,看了《哪吒 2》才发现还能这么玩
希望以后多来点这种把传统文化和现代技术结合的作品,百看不厌
《哪吒 2》能在全球爆火,说明咱中国文化魅力大着呢,得继续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