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王晋朝 四川国际传播中心记者 韩雨汐

当地时间2月8日,美国洛杉矶好莱坞TCL中国大剧院内,数百名观众屏息凝神——

“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若天理不容,我便逆转这乾坤。”大银幕上,少年哪吒破鼎而出;台下,掌声与欢呼声此起彼伏——这是中国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的北美首映现场。

据灯塔专业版,截至2月12日18时18分,《哪吒2》全球票房(含预售)突破95亿元人民币。

“魔童”哪吒的“风火轮”,踏上国际舞台。来自尔湾的华侨郑钦用“震撼”形容观影体验:“看到哪吒说‘我命由我不由天’时,周围的外国观众也在鼓掌。”留学生蒋子涵则在自己的社交媒体写道:“画面震撼,有笑有泪,看到殷夫人送别哪吒,我哭花了妆。”首映结束,剧院外的“欢乐春节非遗集市”更是人潮涌动,糖画、剪纸、舞龙表演让海外观众直观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生命力。

《哪吒2》的海外征途不止于此。除将于2月14日正式在北美上映外,影片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的预售票房已远超预期——悉尼IMAX场次开票即“秒空”;多伦多影院紧急加场仍一票难求。纽约时代广场的巨幅海报,将“中国红”渲染成全球影迷的共同期待。

正如好莱坞制片人罗伯特·金所言:“中国电影正在用世界级的叙事,打破文化壁垒。”

《哪吒2》 北美首映式现场。受访者供图

从“东方魔丸”到全球共鸣:

“内容为王”是文化IP的破圈密码

“同样是持续不断的掌声。”当地时间2月8日,《哪吒2》北美首映结束,台下观众起立鼓掌,久久无人离去,这一幕让留学生王逸超想起6年前《流浪地球》在美首映后,全场观众起立鼓掌的场景。

“掌声不断中,一些细节已发生变化。”王逸超所说的细节,既有首映观影人群中超过四分之一的美国本土观众,更有《哪吒2》在北美掀起的新春声势——好莱坞星光大道上同步举行的“欢乐春节非遗集市”。市场反馈更为直接,北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哪吒2》预售开票纷纷“秒空”。

好莱坞星光大道举行的“春节非遗集市”活动。受访者供图

是什么让《哪吒2》出海即爆火?正如导演饺子所说,“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精细雕琢的“内容”,成为这部现象级电影在海外市场劈波斩浪的信心。

“‘人文性’是优秀影视作品的必备特征。”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中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副主任孟德宏看来,《哪吒2》中无论是哪吒坚韧勇敢的形象塑造,还是李靖夫妇形象引发的代际讨论,抑或性格命运各异的妖、仙等角色,均通过深入人心的角色塑造和情节设计,让观众在欢笑与泪水的共鸣中,为哪吒IP凝聚了鲜活的“肉身”。

脱胎于中国传统神话故事,文化壁垒是“哪吒出海”必经的考验。如何在“在地创作”与“全球化表达”间寻得平衡?《哪吒2》用强大技术构建出的视觉奇观,无声消弭了阻碍哪吒IP出海的屏障——

影片将敦煌壁画、永定土楼的建筑美学与赛博朋克风格融合,使用自主研发的“动态水墨渲染引擎”让传统水墨的晕染效果在3D动画中焕发未来感。这种“新国风”美学既非复刻传统,亦非迎合西方,而是以技术为媒介创造的文化“第三空间”。正如《哪吒2》联合动画导演戈弋所说:“我们让神话元素与现代审美对话,既保留东方神韵,又让全球观众感到新奇而不陌生。”

有质量的影视作品,不但能让人笑、让人哭,同时也能让人不断反刍、惹人沉思。“《哪吒2》的海外热度,不仅源于视觉奇观,更在于其内核的普世性与表达的创新性。”在孟德宏看来,文化“猎奇”与文化“奇观”只有“一墙之隔”,哪吒的成长故事——从叛逆到责任、从对抗到和解——与全球观众对勇气与自我认同的追求高度共鸣,“这是哪吒IP的灵魂和跨越文化鸿沟的关键。”

成都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总裁、制片人刘文章坦言:“我们剥离了神话的复杂背景,聚焦亲情、友情与个体成长,这是全人类的共同语言。”这种策略与《黑神话:悟空》异曲同工。“善恶辩证”的哲学命题思辨,是《黑神话:悟空》深受全球玩家好评的原因所在。

这是在杭州一家门店拍摄的《黑神话:悟空》中悟空的形象海报。(图据新华社)

从“单点爆款”到“文化矩阵”:

“产业化突围”打造可持续输出的IP生态

《哪吒2》的成功,并非孤例。近年来,从自贡彩灯点亮全球80余国,到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横扫Steam榜单,中国文化IP正以多元形态打开国际市场。

如何将偶然的“爆款”,转化为可持续的产业生态?如果以技术视角回望《哪吒2》的过往,它的背后是这样一系列故事——自主研发的渲染与动作捕捉技术突破好莱坞技术垄断,推动中国动画从“代工”转向“标准输出”;光线传媒股价的“20cm涨停”,印证了资本市场对国产动画工业化的信心。与之类似,自贡彩灯通过模块化设计与智能控制技术,将传统工艺转化为可复制的文化商品,年出口额超10亿元。

第31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青城双姝灯组。廖志全 摄

“技术、资金、政策三者缺一不可。”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主任汤继强教授认为,产业化发展是推动文化IP由虚向实的坚实动力。汤继强透露,在“2022成都数字文创产业峰会”上,刘文章就以“推动中国动漫高质量发展”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为动漫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提出系列建议。在汤继强看来,从《哪吒2》的横空出世,我们应看到四川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长期布局。

影片核心团队可可豆动画、艾尔平方等企业所在的位于成都高新区的天府长岛,早已形成“10分钟产业生态圈”——从剧本开发到三维渲染,从特效制作到配音协作,全流程高效协同。这种“技术中台+创意集群”的模式,不仅缩短了制作周期,更推动了中国动画标准化流程的建立。与此同时,与IMAX等国际技术巨头的合作,则为国产动画的全球发行铺平道路。

这些都表明:文化IP的生命力不仅在于票房数字,更在于其能否融入地方经济肌理,形成可持续的产业生态。

展望未来,国漫出海不应止步于“票房奇迹”,而应成为中国文化全球叙事的起点。当更多“哪吒”以技术为舟、文化为帆,驶向世界影史的深蓝,中国故事才能真正超越语言与地域,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