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吴晓铃
记者2月11日从四川省文物局获悉,我省去年3月启动的“一县一馆”建设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作为全国最多行政县域省份,四川实现183个县市区博物馆全覆盖,在提供普惠均等文化服务上迈出巨大一步。截至目前,全省博物馆数量已达457家。
2019年,省委省政府在《关于大力发展文旅经济 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的意见》中首次提出了全省每个县市区至少拥有一家博物馆的工作要求。为实现这一目标,四川省文物局充分研究四川资源特点,推动各地立足文化文物、工业遗产、农业遗产、传统习俗、传统工艺、自然地矿、生物多样性等资源,鼓励引导各级政府、企业和其他多元社会力量设立博物馆,全省博物馆数量大幅增长。2024年3月,四川省文物局启动“一县一馆”攻坚工作,最终在一年内让37个县市区补齐了博物馆短板。
受客观条件制约,博物馆区域发展不平衡矛盾长期存在。成都、德阳、绵阳、泸州等地早已实现一个县拥有一个或多个博物馆,而部分边远地区博物馆发展则较为滞后。四川省文物局博物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新设立博物馆主要集中在甘孜、凉山、攀枝花、乐山等地,要么经济欠发达、要么文博资源欠缺、文博人才匮乏。一年来,省文物局不断组织专家实地指导博物馆潜在资源梳理工作,为地方设立博物馆提供“智力支撑”,同时鼓励各地统筹工农业遗存和非遗资源等,为各地因地制宜,发挥优长,建设特色博物馆打下基础。
乐山沐川农耕博物馆
据了解,内江隆昌市依托我国第一个天然气建制工业矿区隆昌气矿,建成了四川石油会战史馆,馆内收藏展示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四川历次石油会战的各项命令、文件、会战生产工具、文字、图片、各类型号钻头以及近代四川油气工业的发展情况等相关资料,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和科普价值。乐山沐川农耕博物馆展示了造纸、打渔、酿酒等农村的传统工艺和场景,农耕文化和习俗在这里得到充分展现,尤其国家级非遗沐川草龙以多种鲜活形式进行了呈现。稻城县亚丁香巴拉文化博物馆则收藏了唐卡、石器类、塑像类、书画等文物,呈现了独具魅力的香巴拉文化。
四川石油会战史馆
四川省文物局副局长濮新介绍,四川博物馆事业发展要立足四川省情,既鼓励四川博物院、成都博物馆、三星堆、金沙、武侯祠博物馆等争创全国领先、世界一流,也支持基层博物馆在县市区广泛覆盖。未来,四川省文物局将实施中小博物馆提升行动,通过资源共享、馆际协作、运营扶持、人才培养等方式,提升基层博物馆运营管理、陈列展览和社会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博物馆文化服务的普惠均等,推动优质公共文化服务直达基层。
图片由四川省文物局提供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