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宁蕖
“发旺村的返乡创业青年沈东在村里办起了跑山猪养殖场,他养的猪,还要托关系才买得到。”
年前,一则来自泸定县的消息引起了记者的好奇心,在一个经历了9·5泸定地震重创,百业待兴的小村庄里,他养的猪为何会供不应求?
2月7日大年初十,驱车三百多公里,记者走进了这个位于泸定县大山深处的发旺村。
沈东饲养的猪大多是从西昌引进的特殊品种,体型娇小、毛色黑亮、四肢强健,耐寒、抗病力强,适应高山放养。此外,他还培育了家猪与野猪杂交的新品种。宁蕖 摄
“创业8年,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一见面,沈东向记者证实了那则消息的真实性,“去年出栏了五百多头猪,供不应求,还有一些买不到猪的人,托村里、镇上的熟人来买。”
8年的创业历程,沈东历经了什么坎坷?眼下的盼头又是什么?记者跟着沈东走进了养殖场。
养猪场位于发旺村的半山坡上,虽已立春,山上还是一片白雪茫茫,300多亩的林间,散落着四间猪舍和一个简陋的生活区。
“地震后不到三个月,便道就抢通了,路一通,我就骑摩托把猪背下去卖了,当年收入没受影响。”沈东告诉记者,震后,政府帮他新建了三间猪舍,还补助了十几万元。
有了新的猪舍和资金,眼下,沈东的盼头之一就是扩大养殖规模,“争取今年存栏到2000头,不然供不上了。”
交谈中,一只花面獠牙,体瘦毛长的猪走了上来。“你回来啦。”沈东和猪打了招呼,转身向记者解释,“这是我自己培育的种猪,叫野猪二号,才从山上下来。”
养猪场目前存栏的猪有三百多头,大多都和“野猪二号”一样体型瘦长,养这么瘦的猪,能挣钱吗?
“跑山猪”生长周期长达一年半,肉质富含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烹饪之后肉质细嫩,瘦肉香而不柴,肥肉肥而不腻。 受访者供图
“我的猪平时就在山里啃草皮、刨蚯蚓,渴了喝山泉水,我只补饲一点玉米。”沈东告诉记者,由于坚持“生态喂养”,跑山猪生长周期特别长,但肉质紧实,香味浓郁,营养价值也高,生猪能卖到25元一斤。去年,沈东卖猪的收入超过80万元。
除了自己养,沈东还将母猪免费发放给村里的其他养殖户,按市场价收购小猪,唯一的要求就是只能喂农家饲料。
“之前因为饲养周期太长了,不少村民不接受。”沈东眼下的又一个盼头,是有越来越多的村民愿意跟着自己干了,“我创业期间最困难的时候,玉米都是找老乡借的,一直想带着大家一起赚钱,现在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大家看到了希望,我也在和村里商量,看能不能村集体出资入股,带动大家都加入进来。”
爬上半山坡,脚下蜿蜒的公路尽收眼底,眺望远处,沈东说出了心中最大的盼头:“泸石高速已经修拢山脚下了,村里通往泸定县城的道路也马上就要重建,等路通的那一天,我们的养猪场规模也扩大了,到时候,市场肯定会更大。”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春天来了,梦想在山坡上在村落间生根发芽!祝福沈东,祝福所有奋斗中的年轻人:梦想成真,2025越来越好🌹
政策引导很重要,如何激励创业青年,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个人认为就是要为其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让创业青年:有盼头,有干头,有享头!
一场地震曾让发旺村陷入困境,如今沈东的养猪场却成了村里的希望之光。生态养殖、规模扩张,再加上交通改善,发旺村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真让人期待!
处处都是人生的舞台,人人都有通过辛勤付出成为明星的可能。你也不例外。青春无限美好,关键在于奋斗。
就是最大的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