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樊邦平
“小唐,我们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准备在2月底召开支委会,商量2025年重点工作,又要来麻烦你了。”
2月8日,泸州市政协机关干部唐锦智接到该市政协机关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梅兴岗打来的电话。得知该党支部要召开支委会议后,唐锦智立即行动起来,准备会议室预定等工作。
除开春节所在月份外,每月开展两次活动,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泸州市政协机关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定制”。近年来,作为当地离退休干部集体的代表,该党支部引领离退休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地方发展大业,在建言献策、关心下一代工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为这份特别的贡献,在2024年12月30日的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上,该党支部获得“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表彰。
切实将广大离退休党员干部组织凝聚起来,泸州市政协机关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党建经验?近日,川观新闻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铸牢离退休干部的忠诚之魂
时代在飞跃,形势在发展,离退休干部们也要不甘落后。
泸州市政协机关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梅兴岗的书桌上,摆放着20余本累计约10万字的学习笔记,这是他多年来参加支部学习会时的记录,里面有最新的党建理论、时政信息,还有鲜活的感受见解和实践心得。
“党支部要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梅兴岗介绍,泸州市政协机关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之所以能有如此强大的凝聚力和组织力,就是坚持了政治引领,全面加强了政治思想建设。
据悉,为了确保政治思想学习的效果,该党支部建立了“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制定和实施年度学习活动计划,坚持每月集中学习,每年“七一”和“十一”前夕召开党员学习会,通过集中学习、讨论发言等形式,把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准确、全面、深入传达到每一位党员。同时该党支部还结合历年主题教育内容,邀请了党校专家授课,并组织党员赴古蔺县红军长征四渡赤水博物馆、“鸡鸣三省”石厢子会议旧址等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教育引导离退休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永葆政治本色。
政治引领,离退休干部们掀起了一波又一波学习热潮,近3年来,该党支部累计组织支部学习会50余次、参会老同志达1500余人次,编印《学习体会汇编》3册。此举让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了不断增强。
把推动发展作为重要任务 激发离退休干部的干事热忱
泸州作为中央红军入川的“第一站”和“四渡赤水”战役重要发生地,中央红军在泸州境内转战50余天,留下了厚重的长征文化红色印记。
如何更好发挥老党员的独特优势,以实际行动讲好党的革命故事、英雄的光辉故事和新时代的奋斗故事,是当地离退休干部集体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泸州市政协机关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凝心铸魂显担当 服务地方展作为
经过长期探索,结合政协特色,泸州市政协机关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将党员分成了调查研究、专业咨询、著书写志、技术服务等小组,让其各尽所能参与到产业发展、文化建设、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领域,引导和组织老党员以“春蚕精神”和“蜡烛风格”,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再立新功。近年来,该党支部累计组织参观考察82次,向党政部门提出意见建议240余条,反映社情民意信息70余条,为党政科学决策提供了有益思路。
为了助力地方乡村发展,近年来,泸州市政协机关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还积极组织党员参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党支部成员梅兴岗、何宗辉、巫俊明等扎根乌山赤水“拔穷根”,为古蔺县乡村振兴规划建设筹集启动资金50万元,捐赠路灯300盏,修路7公里;党支部成员、泸州市政协原副主席何宗辉在退休后坚持扎根家乡古蔺县小水村20多年,引领村民们不断探索,在当地打造出了“麻·辣·鸡”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让各项产业累计产值达到1.1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5万元。
为积极发挥离退休党员干部在立德树人方面的重要作用,该党支部还在全市率先成立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形成了“党建带关建”的良性格局。在党支部领导下,关工委践行“党建引领送温暖、爱心捐赠解困难”理念,发挥政协老同志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协调各类资金200余万元、物资140余万元,帮助部分村、社区、学校解决了燃眉之急。
老骥伏枥、老当益壮是身边的同志对该党支部党员最多的评价。老党员们总说,这是他们发光发热的最好时光,离岗不离党、退休不退志,接下来大家还要继续与人民群众一道奋进新征程,为新时代治蜀兴川、现代化泸州建设挥洒豪情汗水。
(图片据受访者)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