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10岁男孩在七娘山高处坠落,疑似颅骨骨折,情况危急,将通过直升机送往你们医院救治……”2025年1月31日,大年初三下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以下简称“北大深圳医院”)接到深圳120的任务指令,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接力行动立即展开。

10岁男孩登山不慎坠伤

直升机21分钟送抵医院

2025年1月31日下午,东莞男孩小乐(化名)和父母到深圳七娘山登山游玩,不慎从5米多高的悬崖坠落,头枕部受伤,当场昏迷,病情危急。接到报警后,深圳120联动119迅速响应,立即组建了工作群,在线了解小乐的伤情,评估事发地的环境状况。

考虑到男孩坠落的位置位于半山斜坡,地势险峻、碎石岩壁遍布,周边树木茂密,救护车无法到达,步行担架转移伤者下山困难。

时间就是生命!为确保小乐能得到及时救治,深圳120启动了空中救援机制,联系东部通航派出直升机,通知北大深圳医院开启应急救援绿色通道、做好救治准备。

15:50,直升机到达事发地点上空,搜寻地面指挥人员;

16:00,直升机上工作人员与现场救援人员通力合作,将男孩送入机舱;

16:25,直升机飞往市区;

16:46,仅用21分钟,直升机抵达北大深圳医院15楼停机坪。

据了解,山上地形环境复杂,地面医疗救援人员至少需要2小时才能到达救援现场,而“空中120”从山上到医院仅用了21分钟,相比搬运患者下山驾车来院节省了至少3至4个小时,大大缩短了院前抢救时间,为创伤救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直升机落地到进入ICU仅用时15分钟

多学科抢救转危为安

在“空中120”加足马力把小乐送往北大深圳医院的时候,医院早已启动了航空救援“一键通”,为他开通了绿色通道。

从直升机落地医院到初步评估诊断明确,并送入神外ICU进行生命支持治疗,仅用时15分钟。

根据CT检查结果,小乐被诊断为急性内开放性颅脑损伤、左枕凹陷性骨折、左枕头皮血肿,右膝软组织损伤。

“幸运的是,患者没有发生颅内大出血,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但这次航空紧急救援还是为及时救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医生说,孩子颅内已经发生挫伤,出现昏迷,延误救治的时间越长风险就越大,加上满口、鼻子都出血,有可能出现窒息。

所幸,经过一系列及时有力的抢救措施,男孩终于转危为安,病情平稳。2月1日晚上,小乐被转入普通病房,病情逐日好转。

家长点赞:

感谢你们把孩子从死神手里抢回来

“深圳的救援救治体系真的很强大,速度太厉害了,感谢你们把孩子从死神手里抢回来了。”2月5日,在病房,看着身体和精神状况日渐好转的孩子,小乐爸爸不停地为深圳和医院点赞。为表达感激之情,2月6日下午,男孩父母给医护人员送上锦旗。

从七娘山事发地点到医院,他们夫妻俩就花了3个多小时,而“空中120”仅用了21分钟。从落地医院到检查、明确诊断再到送入神外ICU,医院也仅用了15分钟。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人都在争分夺秒,在与死神赛跑。

严重创伤是时间高度依赖性危重症,是急诊救治体系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对于创伤患者来说,“黄金一小时”是救治成功的关键所在。开通空中救援与急诊无缝连接,争取最短时间将伤者送达创伤综合救治能力较强的医院,可以有效降低伤者致残率和致死率。对于地势环境复杂的山地救援而言,航空医疗救援意义重大。

专家提醒,市民在外出游玩时务必注意个人安全。如遇受伤、迷路等紧急情况,请立即拨打报警电话求助,耐心等待专业救援到来。

为给力的救援点赞!

转发留言让更多人知道↓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轩慧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轩慧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王圆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