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阚莹莹 文/图
“最高给出了4.2元一斤的价格,最后也没谈成。”2月5日,节后返工第一天,但这却是广西果商魏世文在蒲江县看园子的第3天。几天下来,魏世文眼看着同行的报价一个比一个高,直呼“今年行情看不懂”。
立春一过,正是晚熟柑橘春见(耙耙柑)口感最佳的季节。随着成都市蒲江县、眉山市东坡区、丹棱县等主产区的耙耙柑陆续开始采摘,全国各地的果商涌入产区,今年的行情却让果商们“拿捏不住”。不少果商反映,今年产地耙耙柑不仅价格明显上涨,果农们还纷纷惜售。精品果地头批发价已经涨到了4元一斤以上,相比往年上涨幅度达到了30%。
今年四川耙耙柑市场行情如何?近日,记者进行了探访。
产量下降,今年四川耙耙柑价格上涨
在眉山市丹棱县齐乐镇红石村,郭海种植了300多亩耙耙柑。即将迎来采摘期,这段时间郭海一直关注着市场行情。“现在丹棱县耙耙柑平均地头批发价已经涨到了3.5元一斤,有的园子报价已经超过了4元。”而在往年同期,耙耙柑的价格普遍只有3元一斤。
位于丹棱县齐乐镇狮子社区的中国晚熟柑橘商贸物流园区耙耙柑分选车间。
不只是在丹棱县。在四川另一大晚熟柑橘产区南充市,耙耙柑的市场行情同样火热。“从年前到年后,耙耙柑批发价普遍在3元一斤左右,相比往年高了5毛。”南充市西充县东太乡鱼池寺村,柑橘种植企业四川天马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赵科举告诉记者。
火热的产地价也推高了终端市场价。2月6日,记者走访成都市太升南路、春熙路商圈水果店,耙耙柑价格普遍卖到了6元一斤以上,部分精品果则卖到了8元一斤。
在成都市区水果店,耙耙柑卖到了8元一斤。
多年前卖到十多元一斤的耙耙柑,在近几年滑进“10元3斤”的低谷后,为何在今年重现往年行情?
“主要还是产量下降的原因。”赵科举说。今年是耙耙柑的产量“小年”,所谓小年,即柑橘树在生长过程中出现的周期性产量波动现象。“比如,某一年柑橘产量较高,柑橘树的营养消耗过多,下一年的产量就会减少。”
此外,去年8月到9月四川出现的持续高温天气,部分果子暴晒变成了无法销售的“太阳果”(耙耙柑果实暴晒后出现果柄处塌陷、果皮变硬、内部失水),导致耙耙柑进一步减产。
郭海介绍,今年300亩耙耙柑的平均亩产量只有3000多斤,相比去年下降了三分之一左右。“整个丹棱县种植耙耙柑4万亩左右,今年平均亩产约5000斤到6000斤,往年普遍能到6000斤左右。”丹棱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杨刚说。
能涨多高?果商表示地头价冲上6元一斤没有问题
那么,耙耙柑这一曾经的柑橘界“顶流”能够在今年重回行情巅峰吗?
记者走访的种植户和果商均表示,今年耙耙柑的市场价格还将进一步上涨。“以丹棱县产区来看,现在还不是耙耙柑口感最好的时候,2月下旬以及3月中上旬的口感才能到最佳。到时候四川其他产区的果子已经进入尾季,丹棱县耙耙柑的平均批发价能够达到5元一斤左右。”对于接下来的行情,郭海十分看好。
“终端平均销售价能不能超过十元一斤不好说,但从产区来看,由于果农们普遍看好今年行情,不少果农惜售,等待价格进一步上涨。”来自山东的一名果商告诉记者,果农惜售将助推进一步价格上涨,今年耙耙柑地头批发价冲上5元到6元一斤没有问题。
“但能不能等到一个好价,关键要看种植户的管理技术。”郭海说,越到每年3月份的耙耙柑尾季,越能考验种植户的留树保鲜技术。“一般来说,耙耙柑在树上的时间越长,越容易出现果肉失水情况。如果能在前期做好水肥管理、覆膜、套袋等留树保鲜技术,种出来的耙耙柑才能保持品质,等到一个好价。”
同样看好后期行情的赵科举则提出,如果没有留树保鲜的条件,建议果农适当时间采摘,“采摘后进入冷库保鲜,也是一个选择。”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