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小琳在成都调研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并召开座谈会
推动科技创新第一动力“打头阵”
不断积蓄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硬实力
川观新闻记者 李淼 摄影 田为
2月5日,省委副书记、省长施小琳在成都市调研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并召开座谈会,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及省两会部署,进一步增强紧迫感使命感,让科技创新第一动力“打头阵”,全力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取得更大突破,不断积蓄四川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硬实力。
施小琳来到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产业园区、成都汇蓉国科微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天府新经济产业园,察看低轨卫星、低空安全监管、量子信息、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技术突破和产品开发情况,与负责人深入交流,指出要发挥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和科研机构创新主体作用,支持组建高水平创新联合体,引导各类创新资源、要素、服务集聚,开展协同攻关,推动“川字牌”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2月5日,省委副书记、省长施小琳在天府新经济产业园,察看量子信息、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技术突破和产品开发情况。
座谈会上,天府绛溪实验室、眉山新能源新材料中试研发平台、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成都光明光电、成都赜灵生物医药、四川产业振兴基金和四川天府新区管委会等单位发言,围绕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加大共享中试平台支持、发展技术经理人队伍、建立政府基金容错免责等机制、探索以创新价值等为导向的企业科技人才评价体系等提出意见建议;科技厅、省委金融办汇报建立体系化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制定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政策有关考虑;3支引导基金与9家企业现场签约。
听取大家发言后,施小琳指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国际竞争的关键变量已成为广泛共识。我省是经济大省、科教大省、资源大省、军民融合大省,抓住“十五五”规划编制、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机遇,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上大有可为、也应当大有作为。要聚焦高质量科技供给,在有组织的科研体系上取得突破,加快提升科技创新“策源力”。全力服务保障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分类别推进省级创新平台优化整合,推动政产学研金融合协同,有组织推进重大科技攻关,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要聚焦高能级产业集群,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体系上取得突破,加快提升成果转化“支撑力”。围绕“15+N”重点产业建圈强链,聚焦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和优势新兴未来产业发展定位,依托清洁能源、矿产开发、应急安全、低空经济、银发经济等丰富的应用场景,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要聚焦高品质创新生态,在以科创主体需求为导向的服务体系上取得突破,加快提升创新资源“配置力”。大力推广“线上科创通+线下科创岛”等服务模式,围绕重点产业布局建设中试研发平台,积极发展科技经纪、信息咨询、检验检测等服务,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优化高校学科专业设置,支持联合培养急需紧缺人才,推动高层次人才“带土移植”或在川组建团队,促进“四链”深度融合。要聚焦高水平创新合作,强化川渝一体协作,深化区域创新合作,拓展国际科技交流,在积极融入全球创新体系上取得突破,加快提升创新发展“竞争力”。要坚持全省“一盘棋”,调动一切创新资源、逐项攻坚突破,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全力打造西部创新高地。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董卫民主持座谈会,副省长李文清、成都市市长王凤朝等参加。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让科技创新第一动力“打头阵”,可以通过政策激励、平台赋能、产业跃升和生态优化等途径,形成了“研发—转化—产业—人才”的正向循环系统,积极抢占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新赛道,积蓄科技创新的实力和底气。
以科技为引擎,施小琳推动成都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发挥龙头作用,促进创新资源集聚,推动 “川字牌” 成果涌现。
成都科技创新座谈会,汇聚创新动能,共谋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施小琳调研成都,强调科技创新,依托丰富应用场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施小琳调研成都科创,强调创新驱动发展,助力硬实力稳步前行,共谋新篇。
科技创新,打头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