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包括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是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的定调。

此前,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以来的两个多月间,资本市场、住房、就业、产业、区域、贸易等领域一系列政策措施密集出台,特别是11月上旬打出12万亿地方化债“组合拳”,提振经济的积极信号已经十分明显。许多政策力度空前,市场反应也可谓强烈。

很多人冠之以两个字:“刺激”——在经济承压明显的情况下,果断出台刺激性政策,无疑是及时雨。

不过,在更具挑战的2025年行将到来之际,对于这一轮“刺激”,还需要一点新的理解。

经济需要刺激,但当下正在开展的刺激,并不是简单的刺激,不是“大水漫灌”。除了“加力”“给力”,中央在谈及本轮刺激政策时,尤其强调一个词:“整体效能”。

何以提升效能?这就不只是“下猛药”。一方面,要“对症下药”,一方面,要注重不同“药”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药效”。这里,就有精准度和系统观的问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2025年工作总要求,在人们熟悉的“稳中求进、以进促稳”以及去年开始强调的“先立后破”之外,加上了12个字:“守正创新”和“系统集成、协同配合”。在阐述宏观政策时,也特别强调要打好政策“组合拳”,增强政策合力,将经济政策和非经济政策统一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也就是说,再大力度的刺激政策,都不是单一维度的强刺激,都不能不问现实基础、不问综合效应。

就未来论,刺激还有一个持续性的问题——猛药本身不会是常态,经济亦然,要实现信心和预期的长期修复、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持续提升,除了短期应急之举,还要长期深层的办法。

这个办法,正是改革。

2024年夏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开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全新征程。“刺激”之外,“改革”无疑是这个国家更为影响深远的年度词。某种程度上,今天的许多刺激政策,背后也蕴含着重要的改革思维、改革方法。

比如,许多超常规政策措施,不是一味地做加法、做增量,而是适当地做减法,通过减去那些不合时宜的限制性措施来释放空间,进而释放活力。12万亿的化债资金也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也罢,要的都不是“大水漫灌”,更不能被理解为分钱分物,而是让相关主体“轻装上阵”,回归发展本源去考虑问题、通过理顺生产关系来解决问题。这些加减之间,正是“改革”的要义。

有许多超常规的政策措施,所指向的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简政放权、减税降费,特别是针对企业的一系列支持信号,包括近来中央明确强调的对过高非税收入的关注、对“远洋捕捞”等行为的打击,都涉及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大调整。

还有许多措施的政策效应,也需要由配套的改革来予以转化落地,进而形成机制性的正循环。就拿上周刚刚推行的“过境免签”新政来说,门开得更大了,世界各地的人和商机是不是应声而至,能否在中国绽放火花,又能否带动中国市场对更多人员、资源产生“粘性”?显然,与营商环境相关的一系列深层次改革,都已箭在弦上。

真正有效的“刺激”,离不开改革的支撑。而在各方挑战依然艰巨的当下,人们最为渴切的期盼是“刺激”见实效,改革促发展。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作者:朱珉迕

微信编辑:皮小姐

校对: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