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伽 蔚枫
2023年3月,四川省儿童医院儿童重症医学科(PICU)开科,医护团队依托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组建,机械通气、血液净化治疗技术、儿童中心静脉置管等危重症救治技术落地眉山。开科一年多,累计收治患者数百人,持续为重症儿童生命保驾护航。
步入儿童重症医学科,科内准备室两面墙上挂满锦旗,病区主任卢国艳说:“每一面锦旗都代表着一个被我们救活的小患者,挂在这里也是希望能获得更多患者对团队的认可和信任。”从开科时“无人问津”到如今感谢信、锦旗无数,这支年轻的队伍是如何做到的?
聚焦慢病合并急性危急重症
因地制宜探索差异化发展之路
“在PICU,建立患者的信任,唯有靠PICU人的不懈努力和患者家属的口口相传。”卢国艳回忆起一个让她印象深刻的病例。2024年2月28日,出生时仅有850g的29周早产儿出现呼吸困难,入院治疗。患儿自出生后,肺发育不完全,反复感染,曾在其他医院反复治疗仍难以恢复。入院后,一度生命垂危,在PICU团队共同努力下,患儿病情好转成功出院。然而时隔2月,该患儿不幸再次感染入院。该次病情除肺部感染重,还合并持续肺动脉高压,经过PICU全力医治,患儿再次平安回到父母身边。后期在PICU、呼吸科门诊随访,小患者最终顺利脱氧,健康成长。
像这样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治,离不开医疗团队的专业的治疗和精细化的管理。卢国艳介绍:“慢性病患者基础状态差,每一次病情变化均需医护团队及时发现、及时诊治处理,避免病情恶化。”结合团队的慢病管理经验和精细化管理,PICU将继续因地制宜谋发展,探索出一条关注长期、多次住院的慢病合并急性、重症感染患者的特色之路。
以“看好每个患者”为使命
为重症儿童撑起希望天空
四川省儿童医院PICU病房开科一年多来,不少外地患者包括湖北、陕西等地的患者,辗转至科室进一步治疗。
2024年1月23日夜晚,一位溺水30分钟,心肺复苏30分钟后持续昏迷的10岁患者情况危急,从甘肃省陇南市转入PICU。经过PICU多个日夜的持续抢救渡过了危险期,最终意识逐渐恢复,转至儿童神经科继续治疗。
这样生命奇迹的发生正是PICU团队保护性、精细化治疗的成果,卢国艳表示:“患者的任何一个问题没有处理好都有可能导致病情恶化;做好每一个环节,才可能逐渐走向良性循环。”
这支团队每一刻都是生与死的较量,每一次决策都关乎生命的存亡,他们果敢坚毅,勇于突破,如同无畏的战士,日夜坚守在最前线,用专业知识和坚定信念守护着每一位患者。而且常常去帮助、去安慰家属,理解他们的困难和情绪。
值得一提的是,PICU的护理团队由多位“90后”组成,面对重症科护理的高标准、严要求,他们充满求知欲,认真勤学,与医生高度配合,同时积极开展各种先进护理技术。
“每一个患者都是家庭的希望。看好面前每个患儿的病,就是我们的目标。” 卢国艳说。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