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中全
装帧素净的安卡散文集《素尘欢》置案头,一口气读罢,掩卷感慨。
《素尘欢》共收录散文35篇,分3个小辑——草木心、小城寄、素尘欢。文集内容林林总总,有对青春年少往事的回忆,有对浓厚亲情的记叙,有对平凡生活的发现和思考,有古城古街古巷古建筑的前世今生,有远去的故乡和而今所生活城市的人和事,还有对社会现象的扫描透视。文集目录前一页,一尘不染的白纸上就9个字:“每一粒素尘都在起舞”。素尘,有两种意思:犹灰尘,比喻雪花。读后,我理解书名的意思大约是“人间烟火中有无限欢愉”。
有人说,散文是心灵的镜像,散文写作是一种修炼,一种安放灵魂的方式。写散文似乎易,但写出能让人赏心悦目欲罢不能的精品极难。安卡的作品语言干净利落,收放自如,绝不拖泥带水,经得住咀嚼、品味。特别是抒情有度,“感时花溅泪”,但绝不会“为赋新词强说愁”。她的笔下,久远的事、身边的事、开心的事、琐碎的事、离奇的事,无论是欢乐之笔还是忧郁之墨,都那么唯美、精致,又质朴、亲切,这也是我每每读完《素尘欢》里的某一篇文章,总要掩卷沉思的原因吧。
看似寻常处,细品见奇崛。细细品来,个人觉得,《素尘欢》有3个显著特点。
《素尘欢》有色彩。
安卡的散文笔触细腻入微,入木三分。她善于从所见所闻中,从别人熟视无睹的事物中,从冷峻的人生感悟中发掘深邃的思想和感性的情感,用词绚丽多彩,给人以美的享受,如饮佳茗,香留舌本;如对良友,意寄胸中。
在《一树繁花》中,安卡写道:“在桃花、李花还未盛开之时,一树晕染着玫红色的繁花开在一片银装素裹的绿植里。柔和的微风轻轻晃动,层层叠叠的花瓣随风应和,在阳光下有让人不忍触摸的柔软。太阳隐匿在高楼身后,湛蓝的天空下,繁花闪烁在明明灭灭的光影中,有一种绝无仅有的美。”
在《废墟的绿》里,“她”面对压力,只有“永不倦怠地振翅”,“她想有绚丽的一生,哪怕只能绚丽几个年头,那么在她长眠的时候,她就会感到莫大的满足。”
在《两只河豚》中,“我喜欢黑夜,墨如漆。静听夜色的天籁,似乎听到了一份幽怨,又似乎听到了一份安然。”“我也喜欢听雨点洒入泥土的声音,喜欢在清晨听一两声婉转清扬的鸟鸣,好像这座孤独的城市连同我的心都被唤醒,一切都变得清晰。”
在《城市的缝隙》里,“除了季节变换,老巷仿佛已被按下岁月的暂停键。”“也许,每座城市都需要这样一个空巷子,将宁静赠与内观者,将故事讲给孤独者,将孤独赠予岁月,让不变比变更让人着迷。”
《与江》写“我”一路走来,“渠江、涪江、嘉陵江裹挟着我所有的时光。”“江水奔流的乐曲中,应该有江边的人们迁徙的脚步声。”
诸如此类绚丽精艳的文字,让人在享受美感的同时,读起来又有那么丁点沉重,一如我们的生活、人生。
《素尘欢》有深度。
丁玲说,画家的山水画画得好,是因为他心中有山水,画的是心中的山水。你写风景写山水,如果不寄寓自己的情感,那有什么意思呢?很明显,《素尘欢》中相当部分散文具有明显的自传性质,是安卡把自己经历的生活,和在这种经历中所体验的情感,作为创作的源泉。她的个人经历不平坦,她的感受敏锐而细腻,她的心地善良而真诚,她把这些都化为充满感情的文字,让文章更有厚度,进而震撼读者的心灵。
在《素尘欢》中,安卡通过有节奏的状物、写景和抒情,凸显了语言的张力、语言的生动和鲜活,达到了相当的深度。
我比较喜欢《带着香气的遇见》这篇。文中,《撒哈拉的故事》和三毛“不仅打开了我的磨盘山世界,也打开了我的课堂世界”,“在我的少年时期,三毛不是老师,不是长辈,她是住在我心里的姐姐、我的玩伴,也是为我打开世界之门的推手。”“因为老师一个鄙夷的眼神、同学一次无意的奚落,年少的愁,便会如雨一般淅淅沥沥地洒满阳光成长路。而三毛,便是晚上宿舍外断断续续随风飘来的花香,隐藏在绿叶间,像温柔的手指,若无其事地,一点点熨平额头的惆怅。”“我”离开磨盘山以后,“走过更多的山、更多的水,这位姐姐一直陪伴在我身边,她的身份从未改变。”三毛影响着年少的“我”,影响着“我”的人生,让“我”产生了文学梦,“我”后来还让梦想照进了现实。
与之相对应的,《以爱之名》则回忆了“我”少年求学时在老师那里莫名其妙蒙受的不公平待遇,读来心头略感沉重。“也许他们根本都不记得,一些行为或者一句话,曾经像刀子一样一寸一寸地划过一个学生的心。”好在“我”最终走出学习困境、思想阴霾,“感谢没因此而沉沦的自己,也感谢可以风轻云淡的自己。”
《大地的褶皱》讲故乡的过往,“大地的褶皱众多,每一处都衍生着一代一代的故事。”《梦里不知身是客》感慨:“有些梦做一阵子,有些梦做一辈子。”
《生活笔记》12个小节,《时光》21个小节,都是记录工作、生活、梦境甚至情绪的点点滴滴,五彩斑斓,却又余味无穷,颇见写作功底和深度。
《素尘欢》有温度。
人生海海,世事茫茫,多数人都活得不那么如意,在《素尘欢》里,我们看到了岁月的无情,但也看到了生命的顽强。不管多么沉重的往事,写到最后总是峰回路转,给读者以阳光,给读者以希望,让我们能及早从这滚滚红尘还随时一地鸡毛的生活中,找到那些可以温暖灵魂的东西,从而获取感知幸福的勇气和能力。
《过客》讲述了“我”17岁的暑假和18岁的暑假外出,遇到温暖的陌生人的故事。这些遇见,足以让人感念一生,“时至今日,每每回想,在我最无助的时候,陌生人伸出的援手,是那么真诚而温暖,而这温暖总会在某些颓丧的黑暗里闪耀。”
在《奇遇》里,“我”晚上加班后走路回家,路遇一醉酒陌生女孩,遂搀扶着赶路,遇到一个陌生网约车司机,主动分别送“我”和醉酒女孩回家。于是,“我”感慨:“一句不经意的话、一段与陌生人的距离、一次慢下来的行程,也许会成为别人黑暗的人生里耀眼的星辰。”
有着小说味道的《重庆二哥》里,刻画了“我”中学时隔壁班学渣、“我”江湖上的带头大哥“二哥”的丰满形象。二哥因学习成绩差,成了一群小混混的领头人,有着浓厚江湖气息,“除了违法犯罪,其他路都愿意试试。”经历生活诸多磨难后,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成为家乡追捧的正面人物,到处流传着他的“种种传奇故事”。
《生活笔记》之12,“我”在早餐店里遇到两个老姐妹,“她们慢慢吃着小笼包,热气在她们的皱纹上一点点熨烫,仿佛岁月被一点点展平。幸福对人的滋养,即使在沟壑深重的皱纹里,也有光亮。”
就这样,安卡的文字,在悄无声息中给予了我们追求美好的勇气,以及向上向善、生生不息的力量,就如歌曲《爱是你我》所唱:“就算生活给我无尽的苦痛折磨,我还是觉得幸福更多。”
品读《素尘欢》,给人最深的体会是真,真人真事真景。
文章中人物是真实的,无论是亲人、老师,还是朋友、玩伴。如《故乡客》里慈爱的父亲,《慈禧老唐》里特别能干持家的母亲,《重庆二哥》里人生轨迹较为复杂的江湖铁哥们“二哥”。特别是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我”,就是一个从小精灵古怪成年有点特立独行又才华横溢的女孩。
文章中的山川河流、道路、古街、城门、老巷、村落、山坡等都真实存在,连名字都是真的。《不要等河流醒来》《最后的城门》《一半人间烟火,一半千年古韵》《钓鱼城,走过四季的浅唱低吟》《行走龙多山》,就是写江城合川的历史文化,《南溪河的阳光》《江城的一滴水》写的是合川城市和乡村真真切切的巨变。
文章透露出的情感也是真切的。无论是对少年时光的怀念、对已故亲人的思念、对故乡的挂念、对人生际遇的喟叹乃至对婚姻的感怀,都是真情流露,不矫揉造作,不无病呻吟。《一个人开车旅行》中“影”和“峰子”凄美的爱情故事让人泫然欲泣。
安卡的散文世界里,没有展现磅礴的叙事、宏大的画卷、远大的人生抱负,而是立足合川这个坐标,展示发自内心的平凡的世俗情怀。《素尘欢》无论写人、写事、写景,还是感怀抒情,都是我们每天看得到、听得到、感觉得到的那些弥漫着浓浓人间烟火气息的东西。从书中的很多文章中,能看到合川的美、合川的魂,也看到了社会、看到了人生,更看到了我们自己,一如它的名字——素尘欢。
(《素尘欢》,安卡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24年7月)
(作者单位:重庆市合川区人大)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