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
《光明日报》4版聚焦
腾冲科学家论坛
以科技创新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云南腾冲,因被作为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胡焕庸线”的西南端点,而为人熟知。12月6日至8日,以这座小城命名的腾冲科学家论坛,吸引了包括120位国内外院士、59位大学校长在内的千余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等齐聚一堂,聚焦热点前沿、纵论科技赋能、共促合作发展。
12月6日,2024腾冲科学家论坛在腾冲科学会堂开幕。雷桐苏 陈飞 摄
助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更高效
12月6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灿院士团队带来的“风光耦合柔性电解水制绿氢与二氧化碳合成液态阳光甲醇”项目,亮相科技创新成果展示与转化应用对接活动,引起广泛关注。
“腾冲科学家论坛是一个非常好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科技成果与市场资源在此‘火花碰撞’,快捷、高效!”李灿院士团队成员、中科液态阳光(苏州)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韩涤非告诉记者。
在科技创新成果展示与转化应用对接活动中,100余家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及相关机构共发布展示200多项科技成果和100多项产业技术需求,涉及绿色能源、先进制造、材料基因等多个领域。据主办方介绍,自2022年首届论坛举办以来,腾冲科学家论坛累计促成人才引进项目496个、招商引资项目780个,协议投资1900亿元。
看到琳琅满目的科技成果展示,来自清华大学化工系的汤志刚副研究员感慨:“科研成果转化更多在于交流,期待论坛更好发挥平台作用,让更多技术供应方和市场需求方通过交流产生共鸣,进一步提升技术转化应用的效率。”
谱写服务全球创新合作新篇章
“当前,数字科技,特别是人工智能迅猛发展,进一步重塑全球发展格局。云南如何应对才能赶上数字时代、追上智能浪潮?”12月7日下午,在深化南亚东南亚数字合作暨博士服务团专题论坛上,与会人员围绕南亚东南亚数字产业、国际数字贸易等话题,展开交流研讨。
在澜湄合作倡议提出10周年之际,澜湄各领域创新合作也成为论坛热门话题。论坛期间举办的澜湄区域科技人文交流系列活动中,众多专家学者、青年科学家代表及相关机构代表,围绕绿色发展、传统医药、工程技术、青年成长等澜湄区域合作重要议题踊跃发言。
“加强科技开放合作,通过科技创新共同探索解决重要全球性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共同应对时代挑战,是大势所趋。”天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天友期待澜湄国家进一步推动共建国家技术标准体系对接,携手共建合作共赢创新生态。
“面对复杂的全球性问题,科学界的合作共享显得尤为重要。”青年科学家论坛上,云南大学青年学者张子杰表示,青年科学家更应以开放的心态参与国际合作,拓宽视野,交流思想,共同推动科学进步。
助力高质量发展增实效
12月7日上午,以“策动能源科技引擎 赋能绿色低碳发展”为主题的产业创新发展论坛举行。当来自南京大学的邹志刚院士畅谈氢能产业面临的技术挑战与对策时,场下听众或动笔,或敲字,记起了笔记。
无论是探讨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及创新的人工智能论坛,还是搭建绿色能源产学研对接场景的产业创新发展论坛,或是力推科技、金融、产业深度融合的“科技+金融”论坛,无不紧扣本届论坛“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的主题。
与会人员表示,面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形势、新问题,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加强创新,以推动科学技术为更多问题提供解决方案。腾冲科学家论坛主席顾秉林表示:“传承科学家精神,在科技强国之路上敢为人先、勇毅前行,这就是我们论坛特有的精神气质。”
2024腾冲科学大奖获得者谢晓亮院士说:“当今时代是中国科学家最幸运的时代,也是国家最需要科学家作贡献的时代。”一同获奖的薛其坤院士也表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国家科技实力的自立自强密切相关,在世界科技前沿领域,中国人必须有所作为。
撰文:刘华东 徐鑫雨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孙浩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