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敏
同心邻里议事长廊,居民群众围坐一起,共议民生事宜;搬迁农民聚居区内,休闲座椅与儿童游乐设施点缀其间,居民生活悠然惬意;产业新村里业态纷呈,村民与集体携手并肩,共建共富之路越走越宽广……在成都市新津区,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有效治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践正在各个村(社区)上演。
作为成都主城区,新津区辖4个街道、4个镇,71个涉农村(社区)星罗棋布,共同绘就了这片土地的斑斓画卷。
面对散居型、城郊融合型、搬迁聚居型等各类型村社的多样现实情况,新津区立足实际,各村社因地制宜,积极探索符合自身特色的治理模式,创新实践遍地开花。花瓣积分、一元制村、未来社区、“不二”诚信等品牌治理模式各具特色,百花齐放。
波尔村不二驿站成村民休闲活动空间。
新津区正以“合伙共创+数字赋能”为引擎,激活农民的内生动力,聚焦治理难题精准发力,将数字治理融入日常,确保乡村治理的长效性和可持续性。
●全民合伙共创
积分制激发乡村治理新活力
乡村治理,关键在于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新津区灵活运用积分制,将物质激励与荣誉激励相结合,推动村规民约由规定化向运行化的转变,为乡村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
走进新津区五津街道吴店社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朵展示着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善德之花”。这朵花不仅象征着居民们的热心参与,更代表着吴店社区在治理模式上的创新尝试。
吴店社区入口处展示着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善德之花”。罗敏 摄
自2012年从林盘搬入集中居住点以来,吴店社区从散居状态转变为3300余名居民的聚居区,如何有效治理成为了摆在社区面前的一大难题。
吴店社区书记秦云对此深有感触:“积分制的核心在于调动和激发社区自治主体的积极性。积分兑换的物质激励作用虽然有限,但更重要的是它所带来的荣誉感,能让村民脸上有光。因此我们就考虑如何将积分显性化,变成人人都能看得到的符号标志。”
基于这一思路,吴店社区在2023年多次召开议事会,广泛征求居民的意见和建议,最终创立了“花有百样红,我爱党旗红”花瓣积分模式。这一模式将原本看不见的积分具象化、显性化,21片花瓣代表着社区的21栋楼,居民们作为社区这朵花的每一瓣,使其越开越艳,主动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也随之高涨。
吴店社区风貌。
记者翻开花瓣积分统计申请表,看到社区里的好人好事被一一记录在目:从主动打扫楼梯间的陈凤琼,到捡到手机一部并归还的付良玉,再到为邻居老人清理排泄物的陈素芬……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在积分制的激励下,成为了居民们争相效仿的榜样。
为了表彰先进,吴店社区还设立了金、银、铜三色流动红旗,分别授予积分前三名的楼栋,悬挂在相应楼栋单元的显眼位置。
同时,前三名楼栋的小朋友还将获得“因为参与,所以荣光”的金、银、铜“显眼卡”,可在指定商家消费。这一举措不仅让小朋友们欢欣鼓舞,更在家长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大家纷纷以身作则,为社区贡献自己的力量。
吴店社区副主任敖欢说,在该制度下,“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显著增强了,居民们对我们的信任度也大大提高。现在,居民有啥问题都乐于跟我们分享、向我们倾诉,形成了良好的社区乡村治理事务沟通机制。”
除了吴店社区外,新津区其他村(社区)也在积极探索积分制的应用,进一步夯实议事协商制度和阵地建设。全区在20个省级积分制试点村(社区)孵化专业性组织队伍60支,参加人员达300人以上,常态化进行乡村治理事务。同时,各村(社区)还常态化开展“有事好商量”“板凳议事会”“圆桌议事会”等网格议事协商活动,并建有“议事厅”“公益小屋”“清风议事长廊”等网格议事协商阵地。
波尔村打造共享菜园。
此外,新津区还注重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将德治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如永商镇烽火村的“文明村里话新风”文明集市、兴义镇波尔村的“信义日”等,让村民们在欢声笑语中受到文化的滋养和熏陶。
●聚焦核心问题
乡村治理与建设齐头并进
踏入花源街道东华村,农户院落错落有致,道路干净整洁,一派宁静而和谐的乡村景象。
东华村,一个典型的散居型农业村,曾一度面临人居环境整治动力不足、村民参与度低的困境。“人居环境与群众生活紧密相连,只有让群众真正参与进来,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治理才能见实效。”东华村工作人员徐婷说。
东华村农户院落错落有致。
面对基础设施薄弱、资金缺口大等难题,东华村今年积极探索微基金积分制新模式,以此赋能乡村环境治理,营造共治共管的良好氛围。
微基金的资金筹集,得到了党员、退役军人的带头出资,每位村民也贡献出“1元”的力量。从最初的3000元,到如今已累积至35518元,这笔资金成为了东华村环境治理的新动力。并基于此创新设立了“积分银行”,将村民志愿者、微网实格队伍成员、党员及新村民等多元主体纳入积分体系。
“环境卫生靠大家,每个人都要动起来。”积极参与环境卫生清理志愿服务活动的村民杨小琼说,每次志愿活动都能获得积分,积分可以在“集趣东华·共享超市”兑换商品,让大家切实感受到了参与治理的实惠和便利。
东华村积分兑换超市。
徐婷介绍,东华村每月都会招募志愿者,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清理活动。这一举措得到了村民的积极响应,形成了全民参与治理的良好局面。不仅如此,在基础设施建设、环卫设施提升等项目实施过程中,村民们也主动参与、投工投劳,为乡村治理贡献个人力量。
从全区来看,新津已在21个村(社区)率先推行“微基金”赋能积分制,设立积分事项标准,推动各类社会组织、村(社区)居民参与积分共建。这不仅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和条件,为乡村振兴打通了经脉,还促进了乡村产业链与社会网络的融合,消除了农村社会中的信任危机。
兴义镇波尔村曾是一个软弱涣散村,集中居住区私搭乱建现象严重,集体经济薄弱。然而,通过打造“农博波尔·诚信不二”党建品牌,波尔村焕发了新的生机。
波尔村引入数智田园项目。
波尔村建成不二驿站、不二广场等活动阵地,与结对单位共同开展行动,联合开发了智慧场景,让村务决策、财务收支更加阳光透明。群众看到村里的变化,也开始主动参与环境整治活动,形成了共建共富的广泛共识。
发展是乡村的最大诉求。波尔村充分发挥党组织“牵线搭桥”作用,汇聚多元主体力量,通过村企结对、政村携手、村村抱团等方式,共建共富工坊项目。与蓝城集团等企业结对,联合打造共富工坊项目;在区农业农村局等结对单位指导下,争取上级资金建成惠丰芦笋基地等;与张河村成立联合党委,探索“片区党建+股份合作”发展模式。
11月22日,波尔村不二·悦邻轩分红仪式上,527位入股村民首次领到了分红金。这个旅游综合体项目由市、区、镇级资金及群众自筹资金共同建成,短短10个月就实现了可观的收入。按照村集体占40%、股民分红占60%的收益分配原则,村民们切实感受到了共同富裕的甜头。
波尔村527位入股村民代表领分红金。
●强化数字赋能
构建长效治理新机制
走进花源街道杨柳村,网格智巡“大屏”上实时滚动着社区的每一个角落:垃圾是否及时清理、非机动车是否规范停放、招牌是否稳固……从昔日的农业乡村到如今的新型智慧社区,数字技术的引入让杨柳村的治理面貌焕然一新,而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长效运行机制的建立。
2020年,新津启动村(社区)建制调整,杨柳村等7个村(社区)的4320名拆迁居民汇聚于美源小区,形成了结构复杂的社区新貌。面对老年人、留守儿童、失地人员、外来人口众多,以及问题反映频繁的实际情况,花源街道借势天府牧山数字新城的发展,以“未来社区+智慧治理”为核心理念,精心构建了“1+3+6+N”的智慧运行体系。
杨柳村从昔日的农业乡村蝶变为新型智慧社区。
这一体系集成了一网感知、一网统管、一屏慧观三大核心功能,融合了智慧城管、智慧平安、智慧服务等六大板块,并嵌入了“微网实格”“健康通”“救助通”等多个特色应用场景,实现了村级事务管理的精准化、高效化。特别是AI算法的引入,针对社区安全、秩序、环境等关键场景进行算法训练,智能推送预警信息,有效提升了治理效能。
同时,杨柳村积极推广运用“川善治”平台,通过党群服务中心、村民说事、村规民约等模块,实现了村级治理的数字化转型。
目前,全区所有涉农村(社区)已100%入驻该平台,其中97%达到了三星级以上标准,平台活跃村庄数比例始终保持在95%以上,真正做到了群众诉求的及时收集与解决,便民服务事项的“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
此外,健全乡村民主监督体系也是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一环。新津依托“报表通”数据底座,创新打造了村级“诚”列账智慧场景,公开透明地展示村集体经济收支、“三务”公开等情况,村民只需扫码即可查询,有效减少了因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廉洁风险和矛盾隔阂。
东华村道路干净整洁。
数字清单制监督权力运行,创新积分制激发治理活力,各村(社区)因地制宜综合施策,推动了新津乡村治理的全面提升,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正竞相涌现。
(新津区委宣传部、农业农村局等供图)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