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部,于都河畔,水波荡漾,岁月悠悠。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这里集结出发,踏上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路。8.6万余中央红军主力,在于都人民的支持下,静悄悄地完成了一场规模宏大、彪炳史册的战略大转移。从此,中国革命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这条长征路,浸染着烈士们的鲜血,写满了可歌可泣的故事。任时光荏苒,经久不衰、荡气回肠。

今年,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江西新闻客户端推出《90年的回响》专栏,刊发记者深入于都采访的长征故事,在重温历史中,追忆那段峥嵘岁月,感悟长征精神,探寻老区人民坚守初心,薪火相传,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中,谱写新时代荣光的生动实践。

伟大长征精神,必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在于都县罗江乡新屋村曹屋组的老屋前,红军烈士后代、73岁的退休教师曹长发一双巧手上下翻飞,熟练地为众人展示做斗笠的手艺:碗口粗细的竹子被劈成15根细竹条,每根细竹条再被劈成16条竹丝,曹长发掐着竹丝开始编织……几个钟头时间,才能做好一顶结实的斗笠。

▲红军烈士后代曹长发在做斗笠。摄影丨全媒体记者熊祖颐

做斗笠是曹屋人的一门祖传手艺。在曹屋组,流传着一个为红军送斗笠的感人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曹长发的两个伯父曹景有、曹恢祥。

那是1933年的一天,有消息传来,一支红军部队在村子附近驻扎。曹屋人可以为红军做什么呢?当时,曹长发的爷爷曹章仁是曹屋组组长,他把目光落在屋内编好的斗笠上。在革命年代,头顶上戴的斗笠、身上披的蓑衣、脚上穿的草鞋,是红军战士行军路上必备的三件套。曹章仁寻思着,不晓得红军部队的斗笠还够不够用?

▲红军烈士后代曹长发接受江西新闻客户端记者采访。摄影丨全媒体记者熊祖颐

临时来做斗笠,恐怕来不及了。这时,曹景有、曹恢祥刚刚从山上砍柴回来,曹章仁便交给他俩一个重要任务——到曹屋组各家各户收集编好的斗笠,送到红军部队去。两个小伙子饭都没吃,立马出门,开始挨家挨户收集斗笠。

“我的爷爷在当地威望比较高。所以,当时他号召大家把斗笠捐出来送给红军,家家户户都听他的话。说到红军要打敌人,哪一个都愿意捐,每家每户有多少斗笠,就捐多少。”曹长发说道。

当时,曹屋人制作的一顶斗笠拿到集市上去卖,可以换一升大米,足够一个人吃一整天。勤劳的曹屋人就是靠着一手编织功夫,换回了家里的柴米油盐。但一听说红军行军打仗需要斗笠,他们二话不说便把家里的存货全部拿了出来。

走家串户间,曹景有、曹恢祥收集的斗笠垒得越来越高,最后经统计,足足有七八十顶。沉甸甸的斗笠往扁担上一挂,两人就出发了。他们不敢耽误,日夜赶路,肩头上担负着的哪里只是一顶顶斗笠呢?那是曹屋人对红军的一片深情啊。

奇怪的是,曹景有、曹恢祥两人出发以后,迟迟没有回家。那时,曹恢祥的妻子刚刚怀有身孕,曹景有的次子刚刚出生,家人们不禁开始担心起来。

等啊等,人没等到,却等到了他俩寄来的家信。“来信里说,他们把斗笠送到红军部队后,看到红军队伍那么庞大,他们被深深吸引,当场决定报名参加红军,跟着部队就上路了。”读完信后,两家人悬着的心才放下。原来,曹景有、曹恢祥成了光荣的红军战士!

“刚开始去的时候,每隔一两个月会有家信寄回来。写了三四次后,再无音讯。”曹长发说,那时家里人就猜测,很可能是凶多吉少。丈夫生死未卜,曹恢祥的妻子生下了儿子曹华孜,遗憾的是,孩子从未见上父亲一面。

▲曹景有、曹恢祥的烈士证明书(影印件)。摄影丨全媒体记者朱叶

为了支持红军,曹屋人送去了斗笠,还把家中两位年轻人送去了红军部队……此后,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照顾好这两位红军战士的家属。曹长发说,尽管生活非常艰难,他家对曹恢祥的妻儿还是特别关照。“我爸爸把曹恢祥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有好吃的东西,都要先留给他吃,建房子也要给他一份。”

曹景有、曹恢祥究竟是生是死?如果牺牲了,他们又是牺牲在哪里?一连串的疑问盘旋在曹家人的心头。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这些疑问才有了答案。当地民政部门在查证有关烈士资料时发现,曹景有、曹恢祥是在长征路上牺牲的,他们是光荣的革命烈士!

▲曹家老屋曾被改造成农家乐,叫“红斗笠农庄”。摄影丨全媒体记者朱叶

曹长发说,自家老屋曾被改造成农家乐,叫“红斗笠农庄”,就是为了向这段红色往事致敬。斗笠为什么这样“红”?那是因为在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乡亲们纷纷拿出自己微薄的家当支持红军,那一顶顶斗笠,凝聚着他们对红军深深的敬意和关爱。

来源:江西新闻客户端

文字:江西新闻客户端全媒体记者朱叶

视频:江西新闻客户端全媒体记者熊祖颐

编辑:胡宇浓

复审:邵平 张文娟 陈双双

审签:胡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