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阚莹莹

12月初,坐落在长江第一湾畔的宜宾市南溪区仙源街道长江社区,白菜、莲花白等冬季特有的十字花科蔬菜长势喜人。明年春节前后,这些蔬菜就可以上市,销往全国各地。

去年,长江社区这个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的蔬菜产量1.89万吨、产值7000万元,当地农民人均种菜收入达13928元、同比增长22.9%。

不仅是长江社区的蔬菜产业,越来越多的特色产业在各地“开花结果”。近年来,四川提出打造“川字号”特色产业,推动农业产业全链条升级,促进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当前,“川字号”特色产业发展成效如何?

盛煌农业蔬菜基地的果蔬大棚。黄潇 摄

产业规模集聚成势

筑牢特色产业发展基础

12月的资阳市安岳县,柠檬依然是主角。在四川省维记果品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一颗颗刚采摘不久的柠檬滚动在自动化分选流水线上。这家柠檬加工厂,每小时能分选出35吨柠檬。

作为中国唯一的柠檬商品生产基地县,安岳柠檬常年产量达60万吨,占国内市场八成。去年,安岳柠檬出口金额达1.28亿元,是四川首个出口破亿元的新鲜果品。

产业规模集聚成势是“川字号”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四川启动国家级、省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产业强镇建设,一大批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的规模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今年6月,四川肉兔产业集群、川中北蚕桑产业集群同时入围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名单。自2020年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创建启动以来,四川已有9个集群入围。

“规模化建设有益于产能的稳定。”农业农村厅畜牧兽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20年川猪产业集群启动建设以来,四川生猪出栏量稳定增加。去年,全省生猪出栏量达6600万头以上。

此外,规模化建设还有助于产值的提升。例如,在川西南早茶产业集群晋升“国家队”后,以宜宾、乐山等地为主的绿茶产区完成了节水灌溉、采收机械化、产品精制化转型,每亩茶园产量和产值大幅跃升。2021年,全省川茶综合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

截至目前,全省已建设国省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30个、农业产业强镇215个,15项农产品产量居全国首位。

产业链条不断完善

增强特色产业发展韧性

每年12月到次年3月,眉山市东坡区崇礼镇大定桥村都会上演这样一幕:一辆辆卡车满载青菜,排队驶向眉山泡菜产业园区内的泡菜加工企业。

种青菜、腌泡菜、卖泡菜……泡菜这一特色产业在眉山逐渐发展成为百亿级大产业。据统计,2023年眉山市泡菜销售收入超220亿元,市场份额占全省二分之一、全国三分之一。泡菜食品产业集群获评全省首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东坡泡菜”荣登2023中国区域品牌(地理标志)百强榜第27位、品牌价值近111亿元。

眉山市东坡区松江镇鲜滩村村民在采收销往泡菜企业的订单蔬菜。姚永亮 摄

“完善的产业链条能不断增强特色产业发展韧性。”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川字号”特色产业加工能力、品牌打造能力不断提高。

截至目前,四川已建成产地初加工设施5.8万座,初加工率达69%,打造了预制川菜(含调味品)、精制川茶、精深加工肉制品等标志性产品。全省已建成30个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东坡泡菜、郫县豆瓣、大竹苎麻等一批特色产业集聚区不断壮大。

去年6月,四川发布“天府粮仓”省级农业公用品牌后,遴选了一批“天府粮仓”精品品牌走进广州、杭州、北京、上海和香港等地,收获20多亿元销售订单,经受住全国市场的考验。

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四川已构建起“特色优势区域公用品牌+重点企业品牌+重要产品品牌”的农业品牌体系,“川字号”农产品品牌价值累计达1960亿元,品牌战略持续深化。

创新联农带农机制

农民“钱袋子”越来越鼓

自贡市贡井区蔬菜高粱现代农业园区,田间的大头菜正绿。去年,依靠大头菜和高粱轮作,园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2万元。

“将小农户捆绑在产业链、就业链、利益链上。”自贡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通过创新“园区+产业化联合体+农户”组织模式,组建了2个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牵头、国省级示范农民合作社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参与、家庭农场主体加入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带动8000多户小农户发展大产业。

如何分工协作?“龙头企业抓加工、闯市场,农民合作社和村集体经济组织聚焦技术等各种农业服务,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搞种植,努力提质量。”上述负责人介绍。

截至目前,全省已培育建设联合体331个,联合体内成员农户户均增收16943元,辐射带动农户户均增收3500元左右。“各具特色的创新联农带农方式,带动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实现增收。”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川正积极探索建立多元联结机制,“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合作共赢”的经营模式逐步成熟。

在欠发达县域,“川字号”特色产业同样发挥着联农带农的关键作用。

甘孜州炉霍县高原现代农业产业园内,小番茄年产量达602万斤,园区年产值达4000余万元。当地100多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正依靠一颗颗小番茄发展壮大。炉霍县委农办专职副主任刘锐说,几年前,园区打造之初,当时炉霍县的82个贫困村和57个非贫困村以扶贫资金入股,82个贫困村每年各村保底分红6万元,其他村每年各村保底分红3万元。目前园区已为村民持续分红5年。

8月,农业农村厅印发《2024年度16个农业重点产业产品培育方案》,明确了来自39个欠发达县域的16个资源禀赋独特、发展潜力巨大、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重点培育特色产业。“欠发达县域农业的发展路径也进一步明确。”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