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陈云鸽

一丝蜀锦,一抹川韵,经纬之间织就历史的芳华。当前,优酷“国风轻喜剧”《蜀锦人家》正在热播。该剧匠心别出,以非遗传承蜀锦织造为切口,讲述了唐朝益州(今四川成都)城内浣花坊小娘子季英英(谭松韵 饰)继承家族染色秘方,将蜀锦和其织造技能发扬至海外的传奇故事,展现了古代蜀锦手工业璀璨的经商画卷。

《蜀锦人家》海报

据了解,《蜀锦人家》从2018年立项到2024年开播,潜心打造七年时间,也是2021年以来19部四川省重大文艺扶持项目里唯一一部古装精品剧,剧中再现了盛唐锦城风华,也成为了一扇展示四川蜀锦非遗文化的窗口。

根植传统蜀锦文化

打造川式非遗名片

作为一部中国古代蜀锦手工业的经商群像戏,《蜀锦人家》可谓拉满蜀腔蜀韵,极富四川风情,不仅热辣滚烫又俏皮轻快的剧情风格让人直呼过瘾,其蕴含的东方美学更是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蜀锦人家》的出圈离不开蜀锦深厚的历史渊源。蜀锦植根于蜀文化,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作为中国的四大名锦之一,成都以盛产锦而获“锦城”“锦官城”的美名。古人利用岷江流经成都的江水濯锦,濯锦者沿江不绝,致使江水五光十色,艳丽似锦,因此“锦江”得名。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更是写下“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匹晚霞”的千古名句。《蜀锦人家》也将这些中式美学娓娓道来,呈现了蜀锦从缫丝、染色、织锦到制衣的全过程,无论是款式版型、色彩搭配、纹样设计到工艺制作均有涉及。一幕幕极具中式美学的镜头,让观众过足眼瘾,体悟来自两千年前的传统蜀锦之美。

《蜀锦人家》剧照

早期的蜀锦以多重经丝起花(经锦)为主,唐代以后品种日趋丰富。唐代蜀锦的图案有格子花、纹莲花、龟甲花、联珠、对禽、对兽等,十分丰富。在唐末,又增加了天下乐、长安竹、方胜、宜男、狮团、八答晕等图案。在剧中服装配饰上,剧组特意将蜀锦部分纹饰引入服道化,让观众在一图一线里感受蜀锦“锦上开花”的万千气象。剧组还用超微距摄影等多种手段,将调配染料、研磨混合、煮练上染、挂晒、拉花、过花本、绘制纹样、挑花结本、投梭等织造蜀锦工艺收入镜头,一丝一线之间,展示出非遗技艺之精绝,匠人手法之巧妙。

别出心裁的故事化叙事,结合精心设计的视觉效果与巧妙的音乐应用,让观众跟随剧中人物的身影徜徉于雍容华贵的蜀锦世界,让蜀锦之美走入千家万户。

扎根四川生活细节

生动展现烟火锦城

《蜀锦人家》剧中的川腔蜀韵还源于鲜活生活中的烟火日常。除了令人目不暇接的非遗文化,剧中还用现代视角,去解读职业理想、爱情、友情、创业方面的热门话题。除去女主闯关升级的故事主线以外,在《蜀锦人家》中还能看到围绕在季英英周围的季家、飞花会、闺蜜团里形形色色人物之间的互帮互助、共同成长的群像戏。这些和当代人紧密相联的剧情,让观众在跟随主角经历热辣滚烫的蜀锦人生的同时,也能倍感治愈,收获启迪。

《蜀锦人家》剧照

女主谭松韵为四川人,并在剧中饰演蜀中“辣娘子”,其活泼俏皮,开朗可爱的个性是对四川人性格特征的写实。由谭松韵饰演的英英身上带有不拘一格的特质。敢于尝试、勇敢挑战,这种蓬勃向上的“辣”,让观众洞见川人朝气昂扬的生命力。

与此同时,剧中还有不少“川式”幽默令人会心一笑。例如,剧中女主成立的“飞花会”团队成员中,四川方言的灵活运用为片中鲜活的群像增添了色彩,让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即刻丰盈饱满起来。同时,商户们洗丝的地点浣花溪、青城山等地名,也让不少四川观众倍感亲切,甚至女主以四川名小吃“锅盔”为爱宠小狗取名等等,多个剧情细节尽显川式幽默。

文旅文博双重助力

织造中华文化之美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在播出期间因呈现了大量正宗的“四川文化”而获得四川文旅、四川博物院、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等官方机构关注。《蜀锦人家》也成为近年来为数不多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将四川非遗推向更大舞台的精品古装剧。

据悉,《蜀锦人家》在拍摄期间,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将其馆藏蜀锦小花楼木织机搬到了片场,博物馆首席织锦大师、蜀锦织造技艺国家级传承人贺斌老师,省级传承人曹代武老师携博物馆传承人团队全部到达现场进行织机搭建组装与交流指导,为剧集拍摄保驾护航。

微博截图

该剧总编剧汪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前段时间在观看李子柒复出的采访视频时,对其传递的有关非遗传承的文化内核深深触动。“李子柒说传统文化像一位垂暮的老人,它们渴望在不那么需要它们的时代里找到价值’。《蜀锦人家》愿成为一座桥梁,希望可以激发更多观众走进并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

整体来看,《蜀锦人家》运用多线并行叙事的精巧结构、立体丰满的人物呈现、轻松俏皮的故事风格,勾勒出一幅蜀锦制作全景图谱,是一部近年来不可多得的兼顾美学构建、价值取向和非遗话题的佳作。剧中以蜀锦故事构建起传统技艺精巧面貌,用细腻的视听语言勾勒出文化韵味和传承之道,带领观众走近蜀锦文化,开启一场原汁原味的四川非遗之旅。

(片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