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新
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哲学社会科学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中的重要力量。近年来,《面向203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等文件陆续发布,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中长期规划和系统部署。广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自觉担负起光荣的历史使命,坚持多维发力,回答好“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这一重大命题。
1.坚持扎根中国大地
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已经并将继续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高校应自觉履行使命担当,扎根中国大地、立足中国实践,从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与当代波澜壮阔的改革实践出发,充分发挥基础研究深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积极发挥在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中的独特作用。
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全领域,运用到学科建设、课题研究、学术交流、成果评价等全过程,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切实发挥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引领作用。
加强党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哲学社会科学既是一种科学的知识体系,也是一种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特色”的核心表征。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政治领导和工作指导,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引导广大师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传统、独特的思想体系和丰厚的知识智慧,这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宝库。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把握“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从中华五千多年璀璨文明中汲取人文精神、思想道德的精华养分,形成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原创性理论体系。立足高校学科优势和地方资源禀赋,开展特色文化研究、古文献整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支持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冷门绝学建设,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夯实文化基础。
2.坚持回答时代之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回答好重大时代课题,要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胸怀“国之大者”,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深入研究、建言献策,不断推出有建设性的高水平学术成果。
深化问题意识,精心设置学术议题。在人类学术史上,优秀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往往都是直面现实、自觉而直接回答时代课题的。时代召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从火热的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出发,提高发现问题的学术敏锐性和学术前瞻性,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果经验以及面临的风险挑战,系统分析其成因、性质、状况和发展趋势,在这一过程中把握历史脉络,提出新观点、概括新规律、构建新理论。
深化服务意识,加快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以含金量高的学术研究、可操作性强的智库成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哲学社会科学实现应有价值的重要渠道。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力量,高校智库具有学科齐全、学术扎实、智力资源丰富等独特优势。主动融入发展实践、主动服务政府决策,推动研究成果向应用转化,实现理论升华,是高校智库的重要职能之一。学术研究型高校智库应围绕当前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和重大需求,进行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应用型高校智库应面向区域发展需求,提高研究成果的价值转换能力,为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言献策。
深化整体意识,持续推进有组织科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极其繁重的任务,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各方面力量协同推进。”对于高校而言,重点就是要推进有组织科研,加快新文科建设,打破学科壁垒,革新研究范式,打造数字经济、数字人文、智慧教育等新兴和交叉学科,综合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开展学科融合研究,培育学术增长点和创新点。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完善政校行企“同题共答”机制,统筹多方合力开展跨领域、综合性的学术攻关,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人文社科协同创新中心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水平。
3.坚持站稳人民立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站稳人民立场,做人民需要的学问。
树立需求导向,做人民需要的学问。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谁立言、为谁著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做学问,根本上是为了谋求人民幸福、推动社会发展进步。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以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引领自己的学术追求,回答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投身理论宣讲和社科普及事业,运用生动活泼、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语言阐明新思想、讲活新理念、传播新知识,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用学术精品、文化精品奉献人民,创作兼具文化底蕴和时代精神的高质量公共文化作品,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
树立实践导向,到人民当中去做学问。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提出:“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这里面的人文经济学。”这是根据当地自古以来人文和经济并举繁荣的现实实践提出的新论断,指向一种崭新的学科图景。“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实践经验,为学术原创提供了鲜活素材和广阔空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走出象牙塔,深入火热的基层一线,了解群众生活现状和所想所盼,掌握客观全面、真实可信的第一手材料,及时总结提炼基层实践中的新鲜经验,进行体系化、学理化的理论阐释,形成高质量的研究成果,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
树立价值导向,强化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面向全体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养成科学思维习惯,促进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强化“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责任担当,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打造思政“金课”和课程思政示范课。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利用好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红色基因库,建设好“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引导青年大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加强新时代美育和劳动教育工作,选树身边典型,发挥榜样力量,涵育大学精神,提升青年人文素养与道德修养,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4.坚持拓宽国际视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形态,是古往今来各种知识、观念、理论、方法等融通生成的结果。我们要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拓宽国际视野,融通各类资源,加强人才建设,推动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构建话语体系,融通各类资源。话语体系的构建是哲学社会科学进行理论创新的重要内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既要立足中国大地,又要具有世界眼光。在全球视野下开展研究,以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借鉴一切有益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加强对国际问题和区域国别问题的研究,才能进一步探索和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及趋势。牢固树立大历史观,在“人类知识的总和”中汲取优秀思想和文明成果,同时立足当代中国鲜活生动的社会实践,提炼具有主体性和原创性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理论支撑。
构建传播体系,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国更好地走向世界?高校对外交流广泛,在广纳全球智慧、扩大中国学术的国际影响力方面具有突出优势。用好用活国际化办学资源,做好名家理论著作、传统文化经典文献、人文社科优秀成果等学术精品的译介工作,提升学术刊物的国际出版水平。完善国际学术交流合作机制,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加强与海外高校、企业、智库、媒体平台和国际组织的良性互动,发起高水平国际会议和学术论坛,推动重大学术成果、学术品牌的全球推介和融合传播,力争在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中、在跨文化的“自塑”与“他塑”中提升国际话语权。
构建人才体系,引育具有国际视野的社科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从人抓起,久久为功。”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第一资源,是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主力军。在扎根中国大地的基础上广泛吸纳国外有益做法,是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的重要途径。因此,应借鉴国际先进的人才引育、考核评价、科研资助等机制,引进海外高端人才,深化中外联合科研,着力造就一批具有过硬政治素质、强烈家国情怀、厚重学术底蕴和宽广国际视野的大师名家和社科骨干。坚持走社科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实施哲学社会科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程,拓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积蓄通晓海外文化、国际规则的人才后备力量。
(作者:杨建新,系江苏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