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木棉

这两天,“19名专家被处理”的消息引发网友关注。

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通报来看,这些专家被处理,是因为在癌症、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研究等多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立项评审中,存在长时间离线、关闭摄像头、拍摄会议材料等不良行为。

医疗科研项目评审本应是一场严谨、公正的评判,它们承载着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和期望,也关系到国家在相关疾病防治领域的科技发展方向。通报中几名被处理人员的不良行为,显然是对评审公正性的公然挑战,不仅可能导致评审过程失去监督,为不正当的评审结果埋下隐患,甚至会让一些不符合要求的项目蒙混过关,或者让优秀的项目被埋没。对这些重大疾病研究项目评审不负责,往小处说是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环境,往大处说就是坑了老百姓。

也许有人好奇,以往这些专业领域评审的动向,往往只有业内人士关心,但这一次,为什么这么多人会关注?道理很简单,公众“苦专家久矣”,看到有专家被处理,自然要一探究竟。

专家,指在学术、技艺等方面有专门技能或专业知识全面的人;特别精通某一学科或某项技艺的有较高造诣的专业人士。专家学者运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和高深的技能,就自己熟悉的领域和精通的事物或现象发表见解、表明态度,能够起到为公众普及知识、解疑释惑,促进新思想新观念传播的作用。

然而近几年,部分专家提出的建议完全不着边际,严重脱离了人民群众。专家建议不要在吃饭前和睡前批评孩子,专家建议停办就业率较低的专业,专家建议就业避免拖延症……这些建议内容并非完全不正确,但往往引发网友“群嘲”。“建议专家不要建议”,更是一度成为网络热梗。究其原因,就是这些建议过于“想当然”,没有站在普通大众的角度思考问题,对百姓来说要么没有实际参考意义,要么根本做不到。

更有甚者,一些专业人士受利益驱使,玩“学钱交易”,做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失去了专家学者赖以安身立命的良知道义和学术操守。

“专家讲座送礼品”“听讲座领鸡蛋”“登记信息免费旅游”……家里有老人的,对这样的套路肯定深恶痛绝。这些讲座,往往是台上的“专家”先来一通“云山雾罩”,用一堆专业术语把听讲的老人们“忽悠”住,然后再强调健康的重要性以及自家产品如何功效显著,以此诱导老年人消费。

其实不止如此,打开电视,有“专家”告诉你,每天喝养生粥能预防高血压;刷短视频,有“患者”谈亲历,“吃了XXX,我的糖尿病居然好了”;看网络直播,“资深专家”提醒你,“提早祛湿补气,你可以活到120岁”;点开朋友圈,往往也是“专家”提醒,这些食物“您会吃吗?”……这些专家的名头也是五花八门,要么是“医学博士”“主任医师”,要么是“老专家”“老中医”,有的甚至顶着“院士”名头。这些“节目”表面上讲授的是“健康知识”,背后念的却是促销产品的“生意经”,不少观众因此被“忽悠”,破财又误事。

也许有人质疑,这些“专家”是真的吗?有的,固然身份难以核实、所属机构也并不存在;有的,保不齐还真是!不久前,《半月谈》就曾对专家、学者,甚至个别院士,为利益或者面子“走穴”、为企业“站台”的现象进行了调查。从结果来看,一些专家、院士在几家单位身兼数职,已是学术界公开的秘密。

专家群体本身构成复杂,除了人们口中的所谓“正经”专家,一些草根“伪专家”、“三无”研究机构的“专家”通过包装,顶着五花八门的头衔,涌向互联网平台,冒充权威之声,甚至“跨界”对自己专业领域外的现象大肆评议,目的是博知名度、最终实现“影响力变现”——说白了,就是为了赚钱。

其实,我们并不是不需要专家,而是需要从老百姓的利益出发,敢于对事实负责、对科学精神负责、对公众负责的专业人士,对经济社会发展、百姓所需所盼提出真知灼见的意见建议。老百姓有多厌恶那些“伪专家”“不良专家”,就有多需要拥有真才实学、敢于仗义执言的真专家。

不靠谱的专家毁掉了公众的信任度,还毁掉了“专家”这个以前金光闪闪的称谓。久而久之,专家成了“砖家”,人们对专业群体的质疑和不信任也日益加重。

这次被处理的19名专家,其行为也许和我们没有直接关系,但处理意见中的一句话却值得所有“专家”共勉——坚持良好的学术作风,恪守科学道德准则,强化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