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永群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的一项调查引发讨论。调查显示,56.6%的受访者有来电恐惧或迟疑,且年龄越小这种情况越凸显。长期依赖线上社交,68.0%的受访者感到自己线下社交能力有所退化。
最开始,线上交流能不能充分表情达意还是热议话题,到如今,情况似乎有了反转,线上交流成了人们社交的舒适区。没有面对面的压力、有思考的时间、有改变措辞的机会、不用担心失去话语权,线上社交着实为人们提供了很多便利。
同时,线上也是方便“伪装”的。因为空间上的相对隔离,屏幕外的人们常常更加大胆。一个在现实生活中内向害羞的人,在网上也可能非常活跃和健谈。人们用着丰富的表情包和不同排列组合的标点符号,随心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寻求理解和认同,也在社交媒体上塑造着一个理想化的自我形象。
从另一个角度看,线上社交也可以理解成一种技术赋能下的社交生活,我们作为不同平台的用户,根据平台的特点体验到多样化的交流方式。在赛博空间中,我们可以随时认识他人,高效地沟通信息,也可以根据兴趣和价值观,在精准推送的内容和用户圈层中,获取精神上的共鸣和社交满足。正如哲学家齐格蒙特·鲍曼提出的“液态现代性”的概念,在互联网上,我们的社交也更加“液态化”,更加轻盈、流动、快捷,同时渐渐与“固态”的持久和稳定拉开距离。
但牢固的关系、深度的社交是有必要的。在线下人与人的直接交往中,我们通过观察对方的表情、肢体语言和语调,往往可以建立深层次的信任和理解,从而感受到更多积极的情绪、收获新的能量、看到不同的视角。这对我们的成长和情感满足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对于过度依赖线上社交可能带来的问题,上述调查也显示,61.0%的受访者认为会导致认知表现变差,如记忆力减弱、反应时间长、缺乏注意力;50.5%的受访者认为会形成虚假社交的表象,难以建立牢固的情感关系;42.2%的受访者表示情绪容易受到影响,产生孤独感。
当然,这并不是对线上社交的批判,线上社交和线下社交各有优势和局限性,两者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现代人丰富多彩的社交生活。
如今,网络无远弗届,线上社交已经占据了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位置。社交的形态变了,社交内容更丰富了。但相应地,我们对线上的规则越来越敏感,但是对真实世界的感知却变得抽象。也正因此,很多人不免感到线下的社交能力有所退化,即便是对于接电话也会有所排斥。我们有时害怕和领导、老师视线相对,在路上即使遇到熟人也会悄悄避开,想要降低自己的存在感,随时担心自己的言行不妥。
这不仅因为一些即时性的挑战,比如直接沟通来不及撤回、没时间细细组织语言等等,还缘于我们对现实规则的“不适应”。有时候,线上的生活会让我们产生错觉,沉浸在那些转评赞和表情包中,从而对现实中的社交期望过高。我们会有插不上嘴的可能,会有不自在的时刻,但这就是人际关系中的不完美,是它们构成了人际交往的真实性和复杂性。我们也可以通过线下社交的技巧和能力,比如真诚、耐心、自信、包容、专注度等,去建立更加积极、健康的关系,为自己带来更加充实和有意义的社交体验。
其实,学会平衡线上与线下的社交,也是在为我们自己打开一扇窗,重新建立一种理解世界和生活的方式。原先,学会使用网络是一门功课,而今,当我们在无法逃避的互联网海洋中感到无力,或许现实生活会成为那个为我们带来意义的“锚点”。
热点视频推荐
↓↓↓
关注“光明时评”微信视频号
↓↓↓
关注“光明日报”微信视频号
↓↓↓
备受喜爱的黑天鹅,为什么值得警惕?
图书馆不拒绝“流浪汉”读者,为何令人动容?
师生“互鸽”,让保研充满博弈?
母婴APP涉嫌泄露用户隐私?“信息裸奔”何时休
大学生“兼职直播”被索赔,值得警惕
文字:张永群
图片:中国青年报、新华网
朗诵:王茜
责编:张永群
编辑:孙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