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金泉 文/图
在国家“非粮化”政策的推动下,农村种植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今年,对“梨乡刀儿客”的关注,我采写了《好“刀功”用在哪儿?“梨乡刀儿客”悄悄在改变》一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村、农民的与时俱进,积极应对时代之变,最终“重获新生”。
记者(右)在田间采访。
原来,随着国家整治“非粮化”政策的持续深入,农村种粮的多了,新种植果树的大为减少,这对走南闯北擅长果树幼苗嫁接的“梨乡刀儿客”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如何另辟产业新战场?身经百战的“刀儿客”们不怨天尤人,积极思变、变被动为主动,认真分析市场态势,认为老果园、低产低效果园仍有高改嫁接的市场需求。同时,各地的绿化工程长年也需要绿化嫁接苗,这都为“刀儿客”的转型提供了机遇。于是,他们一方面跑市场、拓展新的客户,一方面苦练绿化苗嫁接技术,最终实现成功转型。
“刀儿客”在重庆巫溪嫁接绿化苗。受访者供图
这一案例,在当前农村具有典型性和借鉴性。给我们以启迪。面对日新月异的“三农”政策,农业生产者必须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积极研判政策影响,分析市场及产业发展趋势,不断提升自身职业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政策宣传与解读,开展新技能培训,为农民提供劳动力转型的新方向。
媒体人也应密切关注“三农”新政实施中的新变化、农民的新思想新行动,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度的报道,为农村发展注入更多正能量和动力。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