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如何让老年人拥有一个健康幸福的晚年,成为社会持续关注的话题。

为加快建设高素质、职业化、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切实解决选人难、用人难、留人难等突出问题,10月21日,西安市发布《西安市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包含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保障措施三个方面内容。其中,主要任务涉及5个方面17项措施。

鼓励高校开设养老服务类专业

支持医务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执业

发挥院校主渠道作用。发挥西安市优势教育资源,鼓励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开设养老服务类专业,扩大招生规模。支持相关院校、养老服务机构、企业等积极参与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标准拟定、教材编写、课程开发和实训教学。推进实施养老服务领域“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鼓励高等院校、职业院校涉老专业在校生考取养老护理员、健康照护师、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支持跨行业引进人才。加强养老服务与家政服务、物业服务等关联领域的合作,鼓励从事执业护士、家政服务员、健康管理师等职业的人员参与养老服务,拓宽养老护理员入职渠道。支持医务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执业,并在职称评定方面享受与其他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同等待遇。积极吸纳退休的医生、护士到养老服务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执业或提供技术指导、技能培训。

加快志愿者队伍建设。培育为老服务志愿者队伍,鼓励志愿者到社区和养老服务机构提供常态化服务,为增加养老服务人才资源提供有益补充。引导有能力、有意愿的村民和农村低龄老年人参与农村互助养老,缓解农村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短缺问题。

发掘利用家庭照护资源。开展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成员培训,到2025年末,完成市级培训5000人次。

鼓励建设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和技能培训

深化产教融合。由西安文理学院牵头成立西安市养老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支持相关院校联合养老服务企业和机构加强校企合作,鼓励建设各类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和技能培训。

搭建招聘服务平台。定期举办全市养老服务人才专场招聘会暨养老专业毕业生就业双选会,各区县(开发区)定期举办养老服务人才小型招聘会,常态化开展网络招聘,搭建养老服务人才供需对接桥梁。

建立劳务对接机制。支持各区县(开发区)、大型养老服务机构、企业主动与周边县市签订用工协议,建立岗位信息互通和需求对接机制,促进养老服务人才跨地区有序流动。

健全职业培训体系。定期举办养老护理员、养老机构管理人员、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养老服务标准化等市级培训示范班。广泛开展巾帼家政养老护理员技能培训。依托西安市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开发线上培训课程。积极组织外出实践教学,开阔从业人员视野。

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总工会、市妇联定期组织全市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对符合条件的获奖人员按规定晋升职业技能等级。

推进职业水平评价

完善职业发展体系

推进职业水平评价。支持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行业协会和相关院校备案成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鼓励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考取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到2025年末,实现每千名老人、每百张养老机构床位配备社会工作者达到1.2人以上。支持动员养老护理员参与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到2029年末,实现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率达到95%以上。

建立信息管理系统。依托西安市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对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实行全市统一登记管理,全面如实记录从业经历、从业年限、服务对象评价、参加培训经历、投诉处罚等情况。健全数据共享机制,推动社保、医保等信息共享。建立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信用评价体系,作为今后评职、晋级、提薪、转岗的重要依据。

完善职业发展体系。鼓励养老机构从一线养老护理员中遴选业务管理人员,逐步建立合理的养老护理员职务晋升机制。引导养老服务机构按要求落实技能、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配备,通过开展多岗位锻炼培养高级复合型养老服务人才。鼓励具备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在高级技师等级之上增设特级技师、首席技师技术职务(岗位),在初级工之下补设学徒工,纵向畅通技能人才成长通道。

落实养老护理员相关补贴政策

扩大补贴覆盖范围

健全劳动保障机制。市人社局定期调查发布企业工资指导目录,引导养老服务机构合理制定养老服务人才薪酬等级体系。督促养老服务机构依法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落实社会保险、带薪休假、健康体检等权益,鼓励为员工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或补充医疗保险。养老机构劳务派遣人员应享受与养老服务机构劳动者同工同酬权利,并按规定享受相应政策待遇。

持续落实补贴政策。落实养老护理员相关补贴政策,扩大补贴覆盖范围,降低补贴发放门槛,优化补贴发放程序。对于符合条件的本科及以上、专科(高职)、中职毕业生,发放入职养老服务机构补贴。对于一线护理岗位人员,按照职业技能等级给予岗位补贴。支持养老服务机构开发针对性就业见习岗位,按要求落实就业见习指导补贴政策。

引进科技助老产品。鼓励支持养老服务机构根据需求引进科技助老产品,通过科技化、智慧化助老产品的推广应用,帮助养老服务机构员工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工作条件、提高服务效率。

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将养老服务领域专业人才以及为全市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和养老服务事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才,纳入高层次人才确认范围。确认为高层次人才的,按相关规定享受住房、医疗、子女就学等高层次人才优待政策。

加大荣誉激励力度。广泛宣传优秀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先进事迹,提升养老服务从业者的职业尊崇感和社会认同度。

根据《实施方案》,到2025年,西安市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培养培训制度、岗位补贴和入职补贴制度逐步完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规模稳步扩大。到2035年,支持养老服务人才发展的政策环境、行业环境、社会环境持续改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机制更加成熟定型。

即日起,为百岁老人免费上门体检

10月22日下午,在第15个全国“敬老月”之际,由西安市民政局、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未央区民政局承办的西安“关爱百岁老人 健康体检送上门”活动启动仪式在唐城医院举行。即日起至12月13日,我市将对西安市户籍的百岁老人开展免费健康体检服务,并建立健康档案。

“截至2023年底,西安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突破240万,占总人口的近五分之一,预计到2025年,这一比例将攀升至25%以上。”西安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西安市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老年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健全,老龄社会环境持续优化,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全面提升,人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全市百岁老年人已达485人。

此次“健康体检送上门”活动由西安唐城医院、通用环球中铁西安医院、西安大兴医院、西安工会医院等4家医疗机构,分别组建专家团队,在征得老人或家属同意后,上门为百岁老人开展健康体检。按照“一人一档”的原则,专家团队将为百岁老人建立健康管理台账,对老人的实际情况提供健康指导建议,按需给予医疗咨询服务。活动现场,与会领导为4家医疗机构授旗。

结合《西安市体格检查表》,百岁老人健康体检的内容和项目包括:眼科(视力、变色力、白内障、青光眼、其他眼病,眼底检查),耳鼻喉科(耳听力、耳病、鼻嗅觉等),口腔科(龋齿、牙周病、 缺齿等),外科(身高、体重、皮肤、四肢、甲状腺、关节、淋巴、脊椎、扁平足、下肢静脉筛查等),内科(营养状况、血压、心率、肺及呼吸道、精神及神经),心电图、腹部B超(肝、 胆、胰、脾、双肾)等。

同时,4家医疗机构将组织内科、外科、心身医学科、中医科等专家,对老人及照护者开展老年健康知识、中医药健康知识等科普宣教活动,切实增强老年人健康保健意识和主动健康管理能力。对患有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的老人,开展健康指导;对残疾、瘫痪等重点人群提供随访评估,全面提升百岁老人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

据介绍,此次健康体检活动旨在帮助老年人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确保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治疗,延长健康预期寿命。通过宣传老年健康知识,进一步提升老年人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积极营造尊老、敬老、爱老的社会风尚。

据了解,2024年10月至2025年10月,西安市民政局将开展应急呼叫服务试点工作,为西安市户籍(城六区内)的1000名独居老年人免费提供应急呼叫服务。按照“试点先行、一次规划、分批实施”的原则,将逐步覆盖全市独居老人。据悉,应急呼叫服务试点工作由西安市民政局委托第三方服务机构为服务对象提供老年人智能移动胸牌、红外感应监测、紧急呼叫器等采取无线连接技术的“智能三件套”。当老人发生跌倒、突发疾病或火情等意外时,智能设备发出的预警信息可通过云端服务器传送至应急呼叫平台。接到预警信息,相关工作人员即可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及时救援服务。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刘晓云

编辑:小璐

审核:彭彭、文岳

出品:西安报业传媒集团

西安报业·西安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抄袭、摘编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