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在展览现场

丛雨萌 川观新闻记者 吴晓铃

方寸乾坤,瞬间永恒。10月18日,“国社之镜·世纪光影”新华社新闻摄影展四川分展在四川博物院揭幕,展览精选了259张珍贵照片,以13个不同篇章生动展现了新中国特别是新时代以来的伟大成就和深刻变革,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治蜀兴川的新成就。一幅幅照片,让人透过影像与历史相遇,触摸到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初心与梦想,以及中国人民最真挚深切的向往与追求。

观众在展览现场

文物级珍藏

306张照片记录时代风云

白求恩大夫为伤员做手术、八路军战士在长城上战斗、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强渡长江……全新揭幕的展览以一幅幅极具视觉冲击的照片,带领观众穿越历史。而这些照片绝大多数出自国家通讯社新华社的珍藏。

1939年10月24日,在晋察冀边区涞源县临时手术室里,白求恩大夫为伤员做手术。 新华社发(吴印咸 摄)中国照片档案馆馆藏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开幕;同日,红色中华通讯社(新华通讯社前身)在瑞金成立。自诞生之日起,新华社便担负起用镜头记录时代风云的重任。一代代记者,用光影定格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留下了红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成功召开、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青藏铁路全线通车、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等珍贵照片。 此次展览利用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收藏的海量照片精选而来,涵盖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注重从新闻专业的角度和社会变迁的视角,呈现一系列载入史册的重大事件、关键节点,反映祖国繁荣发展的光辉历程。展览共分为精品展区、浴血新生、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时空巨变、富民厚生、乡村振兴、硬核实力、百花齐放、绿水青山、国泰民安、中国风采、万千气象看四川等篇章,其中大㫫有品照片为首次参展,有的甚至是文物级珍藏。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每张照片还附有专业视角点评,让观众在照片带来的视觉冲击以外,能够深入了解照片定格的历史。

观众在展览现场

精品云集

多件传世之作集体亮相

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精品展区的很多照片均是广为人知的传世之作。

第一幅黑白照片再现了90多年前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的情形。画面清晰记录下与会代表高举拳头通过会议决议的历史瞬间。尽管由于当时摄影设备和感光材料条件的限制,照片画质有些斑驳粗糙,却记录了中华苏维埃政权诞生的重要历史时刻。据介绍,1931年就成立的红中社,靠着从敌人手中缴获的一部半电台第一次播发新闻,报道了中华苏维埃一次全会召开的消息。从那时起,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建设时期,新华社记者便始终奋战在新闻一线。

伟大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大夫为八路军伤员做手术的照片曾经出现在小学课本,此次展览时,也从中国照片档案馆借出来川。这张照片的作者是我国著名摄影家吴印咸。1939年10月24日,吴印咸到晋察冀抗日前线采访,正好赶上白求恩在为伤员做手术,于是记录下这个瞬间。然而手术中白求恩的左手中指被手术刀割破,几天后,在给另一名外科传染病伤员做手术时又受病毒感染,很快转为败血症。在这张照片拍摄后不到一个月的11月12日,49岁的白求恩大夫逝世。

中国照片档案馆馆藏的又一张传世经典《保卫长城》,也是抗日战争期间最著名的新闻摄影作品之一。照片中是战斗在古长城喜峰口外的冀东八路军准备迎敌的情景,完美的侧逆光照亮了具有典型象征意味的长城,传递抗日必胜的信心与勇气,充满视死如归的英雄主义气概。而《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则是解放战争时期具有象征意味的经典战地摄影作品之一。因为使用仰角拍摄,画面充满动感,动势向上,现场紧张的氛围极具感染力。

1942年5月,战斗在古长城喜峰口外的八路军战士              新华社发(沙飞 摄) 中国照片档案馆馆藏

展览中还不乏时代精品。2010年1月30日,年轻的彝族母亲巴木玉布木背负超大行李、怀抱孩子在江西南昌火车站匆忙赶车。照片被新华社发稿后,引发巨大社会反响。而11年以后,摄影师在四川大凉山的一座彝族村庄里找到了巴木玉布木。照片里现在的她穿着民族服装幸福微笑,原来回乡后的她已成功脱贫……

展览现场,观众络绎不绝。不少观众感叹展览的厚重和深刻,“因为它们为时代留下了印记,让历史的一瞬成为永恒。”

观众在展览现场

万千气象

47幅作品专题展示四川风貌

来到四川展出,本次展览在最后篇章将镜头对准了四川。47幅作品通过镜头展示了四川深厚灿烂的文化底蕴、创新发展的蓬勃局面以及四川人民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成都大运会开幕式上的绚烂焰火、成都世园会的移步换景、广元翠云廊上的古柏苍苍……在四川篇章中,摄影师将镜头对准了成都举办的各种盛会和体育赛事,以及天府之国的幸福生活;既反映四川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历史,又描绘了四川交通的跨越性变迁;既体现了四川以科技自强自立积极服务西部高质量发展,又呈现了四川“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的美丽画卷。


2023 年 7 月 28 日拍摄的成都大运会开幕式焰火。当晚,第 31 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在四川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主体育场举行。 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四川篇章还有几张很有故事性的照片。2016年,新华社记者在四川凉山普格县拍下了民族中学老师沙诺给学生上英语课的瞬间。有意思的是32年前,新华社记者在普格县东山乡中心学校拍摄女子班上课的照片中,同样就有沙诺。这张照片同样也在此次展览中展出。据介绍,20世纪90年代初,为解决女童入学难问题,凉山州部分县政府补贴开办彝族女子班,普格县东山乡中心学校就是第一个开办彝族女子班的乡中心校。如今,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学校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地孩子们都能享受9年义务教育,彝族女童入学难问题已得到根本改变。当年的沙诺,如今已是凉山州普格县螺髻山中学校的一名高三英语老师。

2023 年 10 月 14 日拍摄的成都科幻馆外部景观。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于 10 月 18 日至 22 日在位于四川成都郫都区的成都科幻馆举行。 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此次展览,也精选了几幅来自四川日报的摄影作品。照片定格了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正式通航、四川凉山开行首趟复兴号动车组、中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以及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55颗导航卫星等事件,它们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牢记嘱托,勇挑大梁、奋进担当,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的生动缩影。

天府国际机场,川观新闻资料照片

此次展览将展至11月17日。

(除川观新闻资料照片以外,所有照片由新华社、新华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