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余如波

10月12日,中尼经典著作互译出版项目首批图书发布仪式、中柬经典著作互译出版项目首批图书签约仪式在2024天府书展主展场先后举行。两大项目的主承办单位,均为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是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提出的重要倡议,中尼、中柬经典著作互译出版项目由此应运而生。在2024天府书展期间邀请尼泊尔、柬埔寨代表团参展并举办发布和签约仪式,旨在推动文化领域的交流合作、扩大互译作品的影响力、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为亚洲文化多样性的交流与传播贡献力量。

深入开展互译工作,推动语言、文学和文化交流

发布仪式上,《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新中国70年》《简明尼泊尔史》《艺术家阿尼哥》《喜马拉雅山、夏尔巴人和雪人》等26种中尼经典著作互译出版项目首批图书正式亮相;随后,《知之深爱之切》《柬埔寨必由之路》《新太阳从旧土地上升起》等12本中柬经典著作互译出版项目首批图书也揭开面纱。

中柬经典著作互译出版项目首批图书

对于互译计划的实施推进,参与本次活动的外国嘉宾给予了高度评价。尼泊尔学院院长、互译尼方专委会主席布帕尔·赖说,尼泊尔和中国的友好交往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但由于地理阻隔和语言差异,双方的文化交流始终不够充分。尼泊尔学院要集中力量来开展中尼互译工作,为双方在语言、文学和文化交流方面作出重要贡献。希望可以通过互译工作的实施,促进两国人民加强信任、携手前进,不断巩固双边友好。

今年1月,中柬双方签署了经典著作互译出版备忘录。柬埔寨王家研究院院长、互译柬方专委会主席宋杜表示,柬埔寨与中国关系源远流长,双方同呼吸共命运,共饮一江水。在过去一千多年的时间里,柬埔寨从多方面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大部分柬埔寨民众对中国非常了解。在互译计划中,将有机会让柬中两国人民,更多接触到两国的优秀作品,让更多中国朋友认识古代辉煌的吴哥文明,认识日新月异的当代柬埔寨。

中尼经典著作互译出版项目、中柬经典著作互译出版项目的主承办单位,均为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新华文轩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积极推动项目实施,与尼方建立了完整的互译机构和高效的工作机制,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首批图书的确认;同时,充分发挥出版发行全产业链优势,借助天府书展国际化平台,邀请柬埔寨王家研究院一行参展,并就中柬互译举办一系列重要活动,致力于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互译工作,不断深化中柬出版业合作。

从走出去到融进去,增强国际传播亲和力和时效性

除了尼泊尔和柬埔寨,新华文轩目前还参与和承担了中国与巴勒斯坦、也门的经典互译项目。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青表示,将以新华文轩海外编辑部为抓手,服务互译计划在东南亚国家的落地实践,并逐步向中亚地区以及更广阔的“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辐射。

近年来,四川出版始终将推动出版高水平走出去作为一项重点工作,面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推出了多语种精品图书,积极传播阐释中华文化,跨文化交流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数据显示,新华文轩版权输出从2015年以来增长了近5倍,每年向海外供应川版书刊10万余册套,旗下10家出版社连续全部入选海外馆藏100强,同时引进了一大批优质的海外图书版权,不断深化跨文化交流。

四川出版一方面通过参与重大国际出版合作项目,与海外出版机构开展联合出版版权合作,有效拓展海外市场,提升中国出版的国际影响力,另一方面坚持从文化走出去到融进去,通过国际视角阐述和解读中国文化,增强国际出版传播的亲和力和时效性。

例如,四川文艺出版社特别邀请了美国著名汉学家、第十六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获得者比尔·波特先生,走进三苏故里四川眉山,通过走读、写作的方式,创作《遇见苏轼》一书,将三苏文化生动呈现给海内外读者,提升了中国故事的全球吸引力。四川教育出版社邀请法国生态学家帕特里克·季洛杜,书写中法两国生态科研团队共同保护生态系统的故事,通过鲜活报道,传递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价值,引发了海内外读者的共鸣。

展望未来,周青表示,将持续汇聚海外平台的传播活力,精心策划爆款出圈作品,积极构建以文化创意为核心、以文化科技为纽带的国际化创意出版生产机制,不断放大四川出版、中国出版走出去的声音。

新华文轩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