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陈俊伶

“确认了!拍到的就是我们的老朋友。”近日,大熊猫国家公园石棉县管护总站传来好消息,管护总站于今年3月拍摄到的两只求偶大熊猫,被确认是放归大熊猫“淘淘”和“华妍”。该站保护管理股股长何流洋说,这是国内首次拍到两只放归大熊猫相互求偶行为,证实大熊猫野化放归促进孤立小种群复壮这一探索取得阶段性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实行国家公园体制,目的是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屏障,给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资产。”2021年10月12日,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设立。从高水平保护生物多样性到人与自然高质量协同发展,大熊猫国家公园充满盎然生机。

大熊猫国家公园宝兴片区。

建设管理之变

有序保护修复大熊猫栖息地

大熊猫国家公园地处岷山、邛崃山、大相岭、小相岭、秦岭山系,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总面积2.20万平方公里。其中,四川片区面积最大,达1.93万平方公里。

面积大,山系多,加上一些人为因素,大熊猫栖息地被分割为多个独立板块,导致野生大熊猫被隔离为多个局域种群。“大熊猫栖息地破碎化,是大熊猫种群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部分生存在‘孤岛’的野生大熊猫局域种群,仍有灭绝风险。”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科研教育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改善大熊猫的栖息环境,为野生大熊猫的生存和繁衍创造条件尤为重要。

首先是给大熊猫国家公园厘清“边界线”,减少人为打扰。

“您已进入大熊猫国家公园,请注意保护野生动物。”当有人经过国家公园边界即发出语音提示,行人手机上还会收到手机短信提醒。提供该功能的,是今年大熊猫国家公园内经过验收的界桩。

今年3月,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率先在各国家公园中完成打桩定标。在重要地段、重要部位,累计设立界碑、界桩、功能区桩3646个。界桩与数字化管理系统连接,助力国家公园智慧化管理。

其次,建好开展保护工作的基础设施载体。3年来,四川片区共新(改)建保护站点44个,建成巡护道路61.4公里、维护维修巡护道路400余公里。“人退猫进”,按此原则,越来越多指引、提示、警示、禁止等标识标牌,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入口、交通道路等地竖立。

在此基础上,生态保护修复有序进行。自大熊猫国家公园设立以来,四川片区累计修复拖乌山、泥巴山、二郎山等重点生态廊道区域栖息地8.03平方公里,使“熊猫孤岛”得以连接成片。通过栽种大熊猫喜食竹种等方式,修复大熊猫栖息地26.56平方公里。

泥巴山生态修复效果。

生态逐步恢复,旗舰物种数量持续增长。据统计,自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试点以来,四川片区重点区域内大熊猫数量增加50只,大熊猫野外年遇见率由178只上升到185只。截至目前,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现有野生大熊猫1227只,占国家公园总数的91.6%。目前,四川仍是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大熊猫栖息地。

“伞护”作用更加彰显,大熊猫的朋友们亦频频现身。据悉,自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试点以来,四川片区共记录新物种18种,其中植物14种、动物4种,有效保护川金丝猴、牛羚、小熊猫、珙桐等珍稀动植物在内的超万种野生动植物。

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

科研监测之变

加速建设“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

“拍到雪豹了。”10月8日8时,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管理分局技术部负责人的电脑上,接收到一条“红外相机抓拍到事件”的提示。回传画面显示,在大邑一处海拔3650米的山腰,一只雪豹正凑向镜头“自拍”。

拍下并传回这个画面的,是今年在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大邑管护区安装的无线自组网红外相机。

大熊猫国家公园大邑管护总站副站长曾泽军介绍,该相机具备野生动物实时监控、传回的功能,相较于传统红外相机需定时上山取回内存卡,它的安装,不仅减轻了巡护员的工作强度,更能为国家公园的前端保护提供及时保障。记者了解到,到今年底,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将累计安装无线自组网红外相机140余个。四川片区全域,该监测“神器”的安装也在陆续铺开。

完善巡护监测设备设施,强化管护力量,是保护片区内生态系统和同域物种的重要手段。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及时发现地类变化情况,结合无人机、影像对比等手段,摸清变化图斑信息,常态化开展疑似问题图斑核查,四川片区正加速建设“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截至目前,四川片区已布设监测样方1086个、红外相机监测点位7830个,收集数据730余万条。

大熊猫国家公园中现身的野生大熊猫。

监管巡护已成体系。通过在四川片区划定网格106个,设置固定巡护线路663条,2023年累计巡护21万余人次、巡护总里程达11.82万公里,逐步实现大熊猫野外种群精细化管理、数据化保护。

科学研究,是夯实大熊猫种群稳定繁衍生息的关键。通过创新整合繁殖、激素、遗传等指标,四川逐步建立起系统的大熊猫放归成效评价体系。位于雅安荥经的大熊猫国家公园大相岭片区,已建成世界最大的大熊猫野化训练基地。据统计,目前,我国已放归11只大熊猫,全部在四川,其中有9只在野外存活。

社区发展之变

“公园”里的人成为“参建者”“受益者”

“国家公园的发展不只是栖息地保护,让‘公园’里的人成为‘参建者’‘受益者’同样重要。”省林草局社会协调发展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大熊猫国家公园设立以来,在社区共管机制建设、生态保护补偿、绿色产业发展等方面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创新试点。

首先,让社区群众与野生动物为邻更安心。截至目前,四川片区已实现20个县(市、区)全覆盖开展野生动物致害投保补偿,累计理赔1.4万余件、赔付超过811万余元,野生动物肇事有“兜底”保障。

大熊猫国家公园彭州片区入口展示中心。

其次,以产业为牵引促发展。2022年3月,首批原生态产品备案获得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管理局特许经营授权,依托大熊猫国家公园及其周边优质的生态,产品有了“身份证”,通过不断强化生态特色产品的培育和推广,原住居民的收入将更加可观。德阳片区的红白豆腐、成都片区的川熊猫笋、广元片区的蜂蜜、阿坝片区的大樱桃……原生态产品年销售额已达3000余万元。

自然教育让周边社区越来越“热闹”。2022年以来,四川片区自然教育与生态体验访客总量超400万人次。此外,原住居民成为保护管理的主体。通过优先吸纳大熊猫国家公园及周边居民从事野外巡护、资源监测、自然宣教等工作,在增加收入的同时,也强化了幸福感、获得感。

“需要保护与发展两条腿走路。”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以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为指导,统筹国家公园保护与社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高质量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

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管理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