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日报》(2024年10月10日12版)。

由赤峰市委宣传部、赤峰市文化和旅游局组织策划,赤峰市艺术剧院(赤峰市乌兰牧骑)创作出品的大型原创话剧《对夹》,作为一部融合红色文化与非遗传承的力作,通过巧妙的历史背景设定与“兴盛隆对夹铺”的场景再现,成功构建了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

大型原创话剧《对夹》以抗日战争时期日寇统治下的赤峰哈达街为故事背景地,以“兴盛隆对夹铺”为主要场景展开。该剧讲述了赤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奋起抗争和“兴盛隆对夹”发展传承的曲折历程,塑造了以国高教师身份为掩护的党的地下工作者、哈达街老字号“兴盛隆对夹”掌柜、京剧戏班艺人、民间皮影艺人、剪纸艺人等各界赤峰民众的舞台艺术形象,充分展现了赤峰地区人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以及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大型原创话剧《对夹》剧照。

跨越时空的文化画卷

大型原创话剧《对夹》的创作,源于对红色文化与非遗传承的深刻理解和创新融合。这部作品不仅展示了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还巧妙地将非遗元素融入其中,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文化盛宴。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承载着革命历史和民族精神,而非遗则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两者在该剧中实现完美结合。

该剧的创作背景深深植根于中国丰富的历史文化土壤。红色文化,作为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艺术创作。与此同时,非遗作为人类文明的瑰宝,也急需得到更多的关注和传承。该剧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通过艺术形式,让红色文化与非遗传承在舞台上交相辉映,唤起观众对历史和文化的记忆与尊重。

大型原创话剧《对夹》构思精巧,编剧王秀琴、杨红村两位老师历时6年,深入挖掘历史本源,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作为基础,构建了紧凑且富有张力的剧情框架。通过对历史背景的精准把握,成功地将观众带入到那个特定的时代氛围中。

“兴盛隆对夹铺”作为核心场景,不仅承载了剧情的发展,更是红色文化与非遗传承的重要象征。编剧通过细致入微的场景描写,将这一历史悠久的铺面呈现在观众眼前,使观众仿佛亲临那个时代的繁华与沧桑。在这一场景中,剧中人物经历了各种跌宕起伏的命运变迁,并在红色文化的指引下,坚定地走上了革命道路,彰显了红色文化的强大力量。

该剧通过“对夹”这一独特的美食制作技艺的展示,让观众领略到了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剧中,对夹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象征。编剧通过对夹制作过程的详细描绘,以及相关人物性格的刻画,成功地将非遗文化与剧情紧密结合在一起,使观众在品评传统美食的同时,体会到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该剧运用丰富的情节设置和人物塑造手法,通过刻画不同角色在红色文化影响下的成长与转变,以及他们在非遗传承方面的努力与坚持,成功塑造了丰满而立体的人物形象,让观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担任该剧艺术总监、导演的宋囯锋,是赤峰走出去的著名话剧艺术家。几十年的创作实践,让宋囯锋对家乡赤峰这部话剧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整体把握。该剧在舞台表演方面做了精心设计,通过运用现代化的舞台技术和表演手法,成功地再现了历史场景与人物风貌,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该剧通过精巧的剧本构思和导演丰富的舞台经验,以及演员的成功表演,展现了红色文化与非遗传承的深刻主题,让观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更感受到了文化的魅力。

大型原创话剧《对夹》剧照。

恢宏壮丽的人物群像

大型原创话剧《对夹》中各种角色的设置,以其鲜明的性格特点和生动展现,为观众呈现了一幅壮丽的人物画卷。

地下工作者作为剧中的核心角色之一,他们以坚定的信仰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红色文化的传承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他们机智勇敢,面对敌人的严密搜捕和残酷迫害,毫不畏惧,巧妙地传递着重要情报,为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形象塑造不仅展现了红色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精神,也彰显了非遗传承中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民族气节。

于广泉这一角色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技艺,成为了剧中非遗传承的代表人物。他作为“兴盛隆对夹铺”的传承人,不仅继承了祖辈的独门手艺,更在历史的洪流中,坚守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执着。他的性格特点中透露出的是对非遗文化的敬畏之心和传承之责,他的每一次出场都让观众深刻感受到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厚重底蕴。

香兰子这一角色为剧情增添了一抹亮色。她机智聪慧、善良勇敢,是剧中地下工作者的得力助手。在敌人面前,她毫不畏惧,巧妙地掩护地下工作者的行动;在同伴面前,她则是温柔的知心大姐姐,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予他们关怀与鼓励。香兰子的形象塑造不仅丰富了剧情的层次感,也让观众在紧张的剧情中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与美好。

这3个角色的刻画在剧中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大型原创话剧《对夹》中红色文化与非遗传承的主题表达。地下工作者的英勇无畏、于广泉的坚守传承、香兰子的机智善良,他们的性格特点和表现都为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他们的命运也与红色文化和非遗传承紧密相连,让观众在欣赏剧情的同时,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红色文化与非遗传承的重要性和价值所在。

该剧还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情节和细节描写,进一步丰富了这些角色的性格特点。比如地下工作者在传递情报时巧妙利用“对夹”作为暗号,展现了他们的机智;于广泉在制作对夹时精湛的手艺和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让人肃然起敬;香兰子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保护同伴的勇敢行为让人感动不已……这些细节描写不仅增强了角色的立体感和真实感,也让观众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红色文化与非遗传承的魅力与力量。

大型原创话剧《对夹》除了地下工作者、于广泉、香兰子等主要角色外,赤峰各界民众的形象同样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图谱。这些角色在剧中并非主角,但他们的存在却为剧情增添了厚重的底色,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生动真实。

剧中赤峰民众形象各具特色,他们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有着不同的职业和身份。有的是勤劳朴实的市民,有的是精明能干的商人,有的是热血青年,有的是坚守传统的老者……这些角色通过各自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共同展现了赤峰地区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这些赤峰民众在剧中并非简单的背景板,而是有着鲜活生命力和独特性格的个体。他们在面对历史变迁和时代挑战时,或坚定、或迷茫、或勇敢、或妥协,但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参与着历史的进程。他们的选择和行动,影响着自身的命运,更助推了剧情的发展。

该剧在人物群像构建过程中,通过生动的对话和细腻的心理描写,让观众深入走进这些角色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的情感变化。赤峰民众形象的存在,丰富了剧情的层次感和观赏性,他们以自己的生活实践和情感体验,诠释着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和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他们的身上,观众看到了赤峰地区人民在历史长河中不屈不挠、奋发向前的精神风貌,也感受到了非遗文化在代代相传中所蕴含的智慧与情感。

该剧通过各具特色的赤峰民众形象的塑造,呈现出一幅生动真实的历史画卷,更在深层次上探讨了红色文化与非遗传承的时代意义和价值所在,引导观众思考历史与现实、传统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大型原创话剧《对夹》剧照。

文化元素的传承创新

大型原创话剧《对夹》中,文化元素的传承与创新成为该剧一大亮点。该剧巧妙地将赤峰方言、剪纸、皮影等非遗文化元素融入剧情,深化了观众对红色文化与非遗传承的认知。

赤峰方言的运用,使得剧中人物更加鲜活,地域特色得以凸显。观众在聆听台词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浓郁的赤峰风情,仿佛置身于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这种语言上的亲切感,拉近了观众与剧作之间的距离,增强了观演的沉浸感。

剪纸与皮影作为中国传统的非遗技艺,在该剧得到精彩展现。剪纸艺术以其独特的镂空效果,为舞台增添了别样的视觉层次;皮影戏则通过光影的变幻,营造出神秘而富有诗意的氛围。这些传统元素的加入,在无形中传递着非遗文化的魅力。

该剧在传承非遗文化元素的同时,进行了创新性的尝试。例如,通过现代舞台技术的运用,剪纸与皮影被赋予了新的表现形式和生命力。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既保留了非遗文化的精髓,又使其更加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该剧在文化元素的传承与创新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和实践。通过赤峰方言、剪纸、皮影等非遗文化元素的融入与创新表达,成功地将红色文化与非遗传承的主题完美呈现,引发了人们对宝贵文化遗产的关注和思考。

作者:李富

原标题:《大型原创话剧《对夹》—— 红色文化与非遗传承的交相辉映 》

图片来源:草原云 赤峰文明网 中国新闻网

编辑:李彦萱

校对:陈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