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洪瑜 文/图
“用水不愁!”9月14日,成都天府新区自勤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苏烈承包种植的水稻迎来了收割,面对连日来的高温天气,苏烈表现出十足自信:“我们处于大型灌区,用水不用担心。”等到水稻收割后不久,他承包的土地又要开展小麦、油菜种植。
不只苏烈,8月以来,四川各地水稻收割陆续拉开帷幕,巴蜀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其背后离不开水利设施的支撑。农谚有云:“有收无收在于水。”水利作为农业的命脉,直接关乎农民的收成。9月14日至15日,趁着秋收时节,记者一线探访水利如何助力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在德阳中江,永太镇的水稻迎来丰收。
▉保供水
30天完成病险水闸重建
在成都市天府新区罗家河坝枢纽处,东风渠灌区的水源在此一分为二,源源不断地输向下游的龙泉山灌区和黑龙滩灌区。
“目前我们正全力向下游输水,最大的流量达到35立方米/秒。”在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东风渠管理处供水管理科组长黄鲲鹏身后,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为罗家河坝枢纽进行最后的风貌施工,预计项目在10月10日前将全部完工。
罗家河坝枢纽为何重建?据悉,该枢纽始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由于建成时间久远、存在风险隐患,被鉴定为“病险水闸”,需重新修建。目前,罗家河坝枢纽的主体工程包括分水闸、节制闸、泄洪闸等已全部建成并正常运转,这为下游灌区用水提供了稳定保障。
罗家河坝枢纽,东风渠水源在此一分为二向黑龙滩灌区和龙泉山灌区输水。
由于罗家河坝枢纽重建时间恰好处于春灌之前,工程建设的进展直接影响着下游区域春灌用水。“为了保证今年春灌用水需求,我们抢抓工期,仅用30天和45天分别完成了罗家河坝枢纽分水闸和节制闸的水下工程,于去年12月15日如期通水,实现向下游两灌区正常输供水。”东风渠管理处规划计划建设科组长魏柳说。
“平时我们深入一线,对各地农业用水情况进行掌握并及时调度。截至目前,我们累计向龙泉山灌区输水2.22亿立方米,向黑龙滩灌区输水1.85亿立方米。”黄鲲鹏表示,随着水稻收割陆续结束,灌区内还有大量经果类作物的用水需求值得关注,他们将全力确保灌区内作物丰收。
▉多举措
灌区农户用水有底气
“嗡嗡嗡!”距离罗家河坝枢纽约1小时车程,东风渠灌区内的天府新区籍田街道的水稻田已经大片金黄,几台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
天府新区籍田街道的水稻迎来丰收。
“预计水稻亩产在650公斤以上!”天府新区自勤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苏烈在当地承包了约3500亩土地种植水稻。谈起为何选中这里开展水稻种植,他信心十足地表示:“土地平坦,加上水源条件好。”
“通过灌溉渠道可以直接满足绝大部分农业用水需求,另外还可以通过提灌的方式补水。”苏烈说,水源条件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凭借地处东风渠灌区的区位优势,灌区内的农户并不担心水源问题。然而,籍田街道虽然处于东风渠灌区,但位置属于尾水片区,只靠支渠进行输水,进水条件相对较差。在今年夏天,水稻抽穗扬花期,当地农业用水压力陡增。
“为及时向当地供给水稻抽穗灌浆期的水源,管理站灵活运用支渠轮灌、突灌和错峰用水,解决了当地今夏抗旱用水需求。”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东风渠管理处天府水利管理站供水班长罗渝涵说。
▉减浪费
渠道整治确保持续供水
在绵阳市游仙区仙鹤镇石龙村,彩利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彩利的1100亩水稻也迎来丰收。“最近几年降雨整体偏少,但幸亏有武引工程发挥了很大作用,让我们用水不愁。”杨彩利看着眼前大片丰收的水稻,神情充满喜悦。
杨彩利向记者展示其种植的水稻。
记者注意到,在杨彩利的庄稼一旁便是一条宽约5米的泄洪沟。“在水稻生长关键期,武引工程将涪江水源调入田间,确保水稻生长,另外还可以从泄洪沟抽水补充水源,感觉很方便。”杨彩利估算,今年的收成不错,亩产能达到550公斤以上。
据悉,今年夏季,游仙区降雨整体偏少,同时还伴随着高温天气,因此农业用水大大超过往年同期用水需求。“今年游仙区灌溉用水量超过年初计划的百分之二十左右,所以我们及时向上级部门提出用水申请,确保农业生产。”据武都引水工程运管中心管理所所长魏城介绍,在春灌前,游仙区通过开展灌溉渠道整治提高灌溉效能。“通过对总干渠、分支渠的整治,减少了因为渗漏导致地用水损失,往年春灌用水需要输送6500万立方米,而今年只输送了5200万立方米,大大节约了农业用水。”魏城说,目前,灌区正向水库、堰塘等屯蓄水源,为今年的冬灌做好准备。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