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观察 张梦露 曹洋 罗顺  摄影/张林

9月12日,在宜宾市珙县底洞镇的智能化小蚕共育中心,几位工人穿梭于蚕台之间,细心观察着“蚕宝宝”的成长状况。与此同时,一群处于二龄期的“蚕宝宝”正在小屋里安然入睡。据了解,这批精心培育的小蚕将在七天后完成共育阶段,随后被分发至当地桑农手中,继续它们的成长“旅程”。

家蚕一生分为5个龄期,其中1-3龄期被称作小蚕,小蚕从零龄期到三龄期大约要花18天时间。

俗话说“养好小蚕七成收”,小蚕应该怎么养?第一步,从蚕卵的孵化抓起。为确保蚕卵的良好发育,2019年起,当地龙头企业珙县智溢茧丝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溢茧丝)建立了4间催青室,并配套蚕种催青智能控制系统,以实时监测室内温度、湿度等数据。“催青室一批最多能处理6万张蚕种,提升了小蚕的孵化率和健康水平。”该公司副总经理秦培旭说。

第二步,给“蚕宝宝”搭建一个“智慧小屋”。由于小蚕生长迅速且抵抗力较弱,需要在恒温、恒湿且无菌的环境中共育。2023年起,珙县投入1000余万元资金,对218间小蚕共育室进行了智能化升级改造,并配备了地暖、空调、加湿器、二氧化碳传感器以及排风扇等先进设施,为小蚕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生长环境。

以往,蚕农需要自己饲养小蚕,不仅耗时耗力,效果也难以保证。智能化“小蚕共育”模式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帮助蚕农解放了“双手”,还提高了共育质量和数量。

“通常情况下,一间共育室一年可以培育7批次蚕,每批次共育50张蚕种,供应约20户农户。”秦培旭说,今年起,智溢茧丝在珙县三个共育室推广了12批次养蚕模式,该模式以半个月为一周期,每批次可以覆盖210至220名农户,共育完成后,再将蚕分发给农户。让共育户与养蚕户分离,一方面能实现专业化分工,另一方面能避免交叉感染。

随着多批次滚动养蚕模式的推行,底洞镇全年养蚕的产量和收入也随之增加。通过实施12批次的养蚕模式,蚕种单产比之前的7批次提高了4.5公斤,蚕农收入增加了40%以上。“今年,我们已经收获了8个批次蚕种,目前正处于第9批次的养殖过程中。”

第三步,让“蚕宝宝”获得均衡营养。秦培旭介绍,以前小蚕共育主要喂食桑叶,而现在逐渐转向使用人工饲料喂养。2014年,公司引进新桑树品种,并完成了全批次桑树的优良品种改良。“尽管如此,桑叶养蚕仍然面临着农药残留导致蚕中毒和病原菌侵害的风险。”

2019年起,智溢茧丝开始试点人工饲料共育室。喂养的人工饲料只需每半个月投放一次,不仅降低了劳动力成本,还通过无害化处理,减少了农药对桑叶的潜在危害,同时增强了“蚕宝宝”对极端气候的适应能力,营养摄入也更加均衡和安全。

攻克了小蚕饲养的难关,蚕农们才能更安心地养殖大蚕。当天下午,村里的养蚕大户孙希秀正忙于照料家中今年的第九批蚕子。蚕架上,一只只胖乎乎的五龄蚕虫在桑叶上缓缓蠕动,吸吮着桑叶里的养分,再过几天就将进入结茧阶段。“今年,我培育了二十多张蚕种,收入水平得到了提升。这种收益有保障的养殖模式,让人心里很踏实。”孙希秀说。

一端紧密联系着农户,另一端对接着广阔的市场。目前,智溢茧丝销售市场集中在江浙一带。“自今年第五批次养殖起,由于气候变化,蚕茧质量有所下降,目前市场价格由每公斤64元调整至50元,但收入仍高于去年同期。”

秦培旭表示,接下来,公司将继续精耕产业,通过延伸桑蚕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计划2025年将12批次养蚕模式在珙县逐步推广,覆盖率达到50%。“力争到2026年,该模式在全县推广比例达到80%。”

珙县作为“中国蚕桑之乡”,全县拥有桑园22.93万亩,其中底洞镇占2万余亩。2024年,全县已实现发种18.7万盒,产茧0.92万吨,蚕农售茧收入5.24亿元。

当前,珙县正利用优质蚕茧优势,积极探索与高端茧丝绸公司等高纺企业合作模式,通过缫丝制绸、蚕丝生物产品、文化创意产品等精深加工,提高蚕桑产业附加值。同时,加快推进茧丝绸加工项目、桑枝食用菌一体化项目建设,持续壮大特色产业。